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 怎样抓好诚信教育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12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08-15 13:46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让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一、施行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1.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儿童的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采用进步健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孩子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比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教师应带头实践“公平竞争”的原则,不能为班级的比赛分数而允许或默认学生的“潜跑”或“超项”现象。
2.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儿童诚信的发展属道德发展范畴,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否得到*的奖励和惩罚。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孩子常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去看待诚信问题,即“你怎样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你对我说谎,我也对你说谎”。他们还认为,抄别人的作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损坏别人什么。因此,对待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者要善于创造诚信守信的风气,并用事例向孩子讲明,“诚信”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
3.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行为的示范性。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中。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儿童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家长相比,教师对于个体诚信的发展作用更大一些。这是因为,父母是家庭成员的代表而教师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象征(教师与学生通常没有血缘关系)。另外教师在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权威。如果教师的行为具有欺骗性,那么学生个体往往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响应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
二、诚信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的方法。
(一)教育者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进行诚信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负有教导孩子的义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兼有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因此,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家长和教师都是教育者。他们给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一般通过两条基本途径:一是言教,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身教,展示自己的行动。前者不能缺少,后者更为重要,即身教重于言教。为什么?因为中小学生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家长或教师的言行(诚信或不诚信)对他们都有明显的影响。当孩子从*那里接受不良影响后,往往会在缺乏*监督的条件下得到充分的表现,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但是,我们有的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有害,不准*,另一方面自己却嗜赌成性,日夜奋战于“长城”内外;有的教师上课时刚刚讲过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是错误的,没过一会儿就让犯错的学生罚站;这样对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守时、守法,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二)通过学生道德实践经验的获得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的诚信行为必须有诚信品德作为行动指南,要使学生的诚信道德认识变为行动指南,一个主要的条件是通过其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只有当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一旦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就取得成功,获得众人赞赏,否则就会出现挫折,或受到*谴责时,他们才会理解,并相信家长和老师提出的要求是正确的,并力求按这些要求行动,他们的道德认识才能获得动力和情绪的特征,并转化为信念。现在提倡的欣赏教育、成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经验,培养诚信品质。
(三)通过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进行诚信教育。
部分学生不诚信行为是由于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对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盲从导致的,如:为了一个狭隘的“义”字而撒谎、打架斗殴等。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即道德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当经常进行道德评价的示范,如经常利用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发生的典型道德事件,作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还应当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教育的环节,如命题作文、主题班会、电影座谈、过失分析、开展小评论、评选三好生等组织学生对有关道德事例展开讨论,然后通过小结予以提高。
(四)通过学生道德感和“良心”的培养进行诚信教育。
道德感和“良心”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察的力量。道德感是一种自觉的情感体验,比如:当一个人听到一曲悲壮的乐曲或想起岳飞、文天祥、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甚至一棵劲松的形象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于是*满怀,表现出坚定性或自我牺牲的壮举。良心是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评定,如感到*、羞耻、内疚等。一般来说,所有人第一次失信于人时,都会感到良心的谴责,而无论多么十恶不赦的人,当他弥留之际,回首往事,也会有良心发现,说明道德和良心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五)通过学生抗*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中的违反纪律、考试舞弊、拾物归己或其它不诚信的行为,多半是由于缺乏意志力造成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必须同时抓道德意志力,特别是抗*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意志坚强者奋斗成功的体验,进行关于道德锻炼必要性的谈话或讨论,引起学生自觉锻炼的意向。给学生创设一些为了实现某种任务,克服适度困难的情境,引起他们内心的矛盾与意志上的紧张,并适当地给予某些帮助与支持(如:激励、期望、信任、方法指导、暗示后果等),使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还可以引导他们从意志力上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激起进一步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
(六)通过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有许多是由于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的道德品质形成息息相关。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有许多从小娇生惯养,受长辈溺爱,滋长一些怕苦、怕累、爱慕虚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对其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有害的。所以,从家庭方面讲,家长要时刻注意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学校方面讲:教师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另外,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还应当注意以后几点:第一,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第二,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的不给犯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总之,诚信教育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无论我们采用何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信念、养成诚信习惯、实现诚信教育目标,都要做到严慈相济。要以真挚而深厚的“爱”为情感的基础,同时严格要求,激发起青少年坚持诚信行为的自觉性。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怎么样抓好学校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如何加强群众思想教育 如何调节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时间为自动更新? 如何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100字? 加强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电脑怎么设置时间和夏令时 设置完怎么没有自动调节... 如何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 为什么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 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何加强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何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言稿 如何加强员工思想教育 怎样抓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谈怎样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何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抓好思想教育的几点认识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电脑启动不了显示bootmgr bootmgr丢失无法开机时应该怎么处理? 怎样可以让电脑开机时自动调整时间 浅谈如何抓住思想教育的时机 如何让电脑开机后系统时间自动调到指定一天 如何让电脑一上网就自动调整为正确的时间? 360如何设置自动调整电脑时间? 电脑怎么自动调整系统时间` 停息挂账申请条件有哪些? 你好,想请问一下怎么申请停息挂账的流程了? 电脑D盘显示NTFS,打不开,求指导! D盘打不开了。怎么回事急求,里面都是文件,很重要 电脑D盘打不开显示NTFS 我的电脑D盘为什么打不开 电脑硬盘D盘打不开怎么办? 我的电脑D盘打不开了怎么办 d盘打不开,文件或目录损坏且无法读取 D盘打不开怎么办。。 我家电脑D盘E盘怎么打不开了? 为什么我的电脑D盘打不开? 我的D盘打不开是为什么?? 电脑硬盘D盘打不开了,提示要格式化,怎么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