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不少萌新立下学习量化交易的宏图大志,但往往从入门到放弃,原因不在于不够聪明或努力,而在于学习方法和方向的偏差。对于编程基础薄弱的初学者,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厚厚的编程书籍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模式过于被动,难以找到即时反馈和乐趣。
与学习英语相比,初学者往往将英语学习视为考试的工具,而忽略了其沟通与交流的本质。然而,如果将学习目的转变为与“外国妹子”沟通,学习过程则会变得有趣且充满动力。同样地,学习量化交易时,我们应将目的转化为实现自己的投资想法,而非单纯追求技能的积累。
量化交易的高效学习需要以目的为导向,即时反馈为驱动力。以提高交易胜率为目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应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从而获得正向反馈。这种“正向飞轮”模式,使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逐步提高兴趣与效率。
对于量化交易的初学者,应明确学习动机,是追求赚钱、装X、结识宽客还是实现更高效的投资策略。不同的动机将引导你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但关键在于赋予学习以个人认可的意义。
接下来,构建学习路径是关键。从交易想法出发,逐步过渡到量化基础知识、平台选择以及策略开发。学习过程中应遵循适度原则,即“够用就行”,避免无谓的深度学习,专注于实用技能。
在交易想法阶段,参考策略集和书籍可以激发灵感,如佩里·考夫曼的《交易系统与方法》、Zura Kakushadze的《151 Trading Strategies》等。这些资源提供了丰富策略和思路,有助于理解量化交易的多样性。
量化基础部分,重点是理解量化通识和编程基础。选择一本适合初学者的书籍,如《打开量化投资的黑箱(第二版)》或廖雪峰老师的Python教程,这些资源能帮助快速掌握所需技能。
量化平台选择上,推荐使用现成的第三方平台,如聚宽JoinQuant、优矿Uqer等,这些平台提供了从数据获取、回测到实盘交易的完整解决方案,适合初学者。
量化策略开发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以双均线策略为例,通过实操平台提供的API,实现策略代码,并观察其在市场中的表现。这不仅能帮助初学者理解策略逻辑,还能锻炼编程和实盘交易能力。
总的来说,量化交易的学习路径需要结合个人兴趣与实际需求,通过明确目标、选择合适资源、实践策略开发,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遵循高效学习原则,将学习过程与个人目标紧密结合,量化交易初学者也能在短期内实现从萌新到大神的转变。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