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沙漠气候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气候类型,其特征鲜明,其中包括了晴天多、阳光强、干燥、夏季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多等。关键在于其“干”这一特性。因为干,云雨稀少,日照时间长,阳光强烈;因为干,天上没有云层可以阻挡部分阳光,地面缺乏水分,无法蒸发以降温,因此夏季温度极高,昼夜温差也极大。此外,地面植物稀少,一起风便刮起沙尘。在中国的沙漠地区,年降雨量普遍低于50-100毫米,吐鲁番等地甚至只有16.4毫米,雨日也极其稀少,多为小雨,且有时在乌云密布、雷电闪烁时,却因空气极度干燥,雨滴在大气层中蒸发消失,形成所谓的“雨幡”。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被称为“魔鬼雨”。沙漠中地表温度极高,空气上下对流强烈,有时可在云中生成极大的雨滴,尽管这些雨滴在降落过程中蒸发殆尽,但有时也会形成稀疏的雨点。沙漠的平均相对湿度只有20%左右,午后甚至可能低于10%,夏天洗衣服,洗到第三件时第一件往往已经干了。夏季的中午,中国部分地区地面温度可高达70℃,吐鲁番盆地的沙丘表面甚至可以测得82.3℃的高温。沙漠的白天高温主要是由于强烈的太阳辐射,每年太阳照射时间超过3000小时,甚至可达4000小时。然而,太阳落山后,由于大气中水分极少,地面冷却散热速度极快,导致沙漠地区的温度日较差特别大。夏季的午后和清晨最低气温之间,相差可达15-16℃。吐鲁番7月份的温差为14.8℃,9月份的温差为18.2℃。因此,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沙漠气候中的温度变化是最极端的,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异。沙漠春季气温急速上升,秋季气温急速下降,春季和秋季加起来只有2个半月到3个月左右。因此,沙漠的冬季和夏季显得格外漫长。有人形容中亚干旱地区“一年只有两季: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沙漠表面的高温导致贴地气层内上下温差极大,形成气层上凉下热的分布,使得远处景物倒映在旅人前下方,形成“下现蜃景”或俗称“海市蜃楼”,使沙漠中旅人经常出现前方有蓝蓝的湖水或前方路面上有一汪蓝色的水,但走近后却发现是骗局。沙漠的四季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差异,主要在于沙漠地区缺乏水分调节,春季和秋季较短,而冬季和夏季则显得格外漫长。
温带沙漠气候指温带大陆腹地沙漠地区的气候。表现为极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夏季炎热,白昼最高气温可达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也较大。云量少,相对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自然景观多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亚和中国塔里木盆地属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