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句首发语词,用于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意。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行:指操守,品德。这句话出自《诫子书》,诸葛亮在文中告诫儿子诸葛瞻,要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文中提到,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中的名言警句,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等,都值得我们深思。这些话语不仅仅是对诸葛瞻的教诲,更是诸葛亮一生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体现。诸葛亮在文章中强调,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都需要静心静气,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持久的努力。
诸葛亮的《诫子书》不仅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名作。它不仅对诸葛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诸葛瞻的教诲,更是对所有人的警醒,提醒我们要有坚定的志向,要静心静气地学习,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通过《诫子书》,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看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的教诲不仅仅是为了诸葛瞻,更是为了所有的人,提醒我们要有坚定的志向,要静心静气地学习,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