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绝不是“没有理发的脑袋"的意思。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青春部落用语,最早是广东一带的方言。
无厘头可能是源自粤语俗语“无厘头尻”。“无厘头尻”解作“没有首尾的脊骨”(“尻”指脊骨尾部,读作“敲”,与流行粤语粗言无关。),指说话或行为“没头没尾”,令人费解。
但该俗语并未获证实。 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说是在晚清时期,鸦片盛行。人们在抽鸦片的时候有时会说“无厘瘾头”(抽得提不起什么兴趣),久而久之就略去“瘾”字而变。
还有一种说法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缘起
无厘头文化基于草根阶层的神经质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
一般人若不明白事件背后的“笑位”,就会不懂得笑。而当时学界中因为很多老师并不懂得学生因何而发笑,曾对这种“无厘头文化”大加鞭鞑。而事实上,这种文化的兴起,正正是因为当香港人对于自己生为香港人,不单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更要听命于两个毫无关系的超级大国(中国及英国)每天的政制争拗,因此感到无奈。
所以就模仿中英联合声明中与会双方的对白,来发展出一种对社会现实无奈的呐喊。
这样的词语怎能广为流传呢?真让人奇怪。其实时至今天,周星驰受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很反感他的喜剧被称为“无厘头”,因为这个词叫人联想到的是“不用用脑、不用花心思”,而其实他们在拍片中经常为喜剧效果费尽了心机,为了一个出彩的镜头,剧中的每个演员通常都要N G超过15次。
周更偏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悲喜剧,他总是关注小人物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尴尬和窘迫。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没有内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现在看来还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泪。内地目前出现了许多网页研究“周星驰的现象”,这说明他的持久魅力。
这个词语本来不为北方人所知,但是从1990年开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代宗师,拍出了一系列里程碑般的喜剧电影,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
。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