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中医称“肌衄”“葡萄疫”“斑毒”,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代表之一。其主要特征为皮肤、黏膜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常伴有鼻衄、齿衄,甚至尿血、便血、吐血及关节、内脏出血。本病与过敏性紫癜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似,中医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包括实证与虚证,实证以热毒迫血妄行为主,虚证则因气血亏虚、脏腑虚损,血不归经。具体病因有风热伤络、血热妄行、气不摄血、脏腑虚损四种情况。
1. 风热伤络:患者起病较急,皮肤紫癜散现,以下肢及臀部多见,呈对称分布。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以疏风散邪、凉血解毒为主,方药为连翘败毒散加减。
2. 血热妄行:患者发病较急,皮肤出现密集瘀点或瘀斑,色泽鲜血,伴发热、腹痛、关节肿痛、便血、尿血等症状。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方药为犀角地黄汤加减。
3. 气不摄血:患者病程缓慢,紫癜反复不已,伴有鼻衄、齿衄,面色少华或有水肿,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以健脾养心、益气摄血为主,方药为归脾汤加减。
4. 阴虚火旺:紫癜时发时止,伴衄血、齿衄反复发作,血色鲜红,可见低热、盗汗、心烦少寐,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治疗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为主,方药为大补阴丸加减。
此外,中成药也可作为辅助治疗,如云南白药和血宁糖浆,但使用前请咨询专业人士。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