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讨论的项目名为Graph,它在区块链领域具有独特的定位。许多人误以为Graph旨在打造区块链领域的搜索引擎,如Google或其他浏览器,但我认为它更像是一个区块链领域的专业索引目录。搜索引擎和索引目录之间存在本质差异:搜索引擎提供综合信息的查找、汇总和分析,而索引目录则侧重于专业化,使用者需要明确目标,通过目录快速定位所需信息。简单来说,Graph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协议,用于索引和查询区块链数据,其主要应用于以太坊公链。
Graph的代币在协议中承担双重作用:一是索引器质押,索引器通过质押Graph代币确保其参与查询市场,同时在执行索引工作时提供经济保障;二是策展人信号,策展人质押Graph代币,预测哪些API对网络具有价值,预测准确者将获得奖励。
用户通过支付ETH或DAI进行查询,最终结算则以GRT进行,确保协议使用统一的计费单位。持有原生代币还能通过通货膨胀激励特定行为,动态调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是提高协议效率的关键工具。
Graph是一个去中心化数据索引协议,能索引和查询区块链及存储网络中的数据,如来自以太坊、IPFS和其他Web3数据源的数据。用户可利用Graph提供的开放API创建并发布索引数据。Graph网络由四类参与者组成:用户、索引者、管理者和委托者,他们都需要质押GRT代币才能使用网络。
Graph是一个用于检索和查询区块链数据的去中心化协议。当前市场需求在于去中心化的数据提供平台,这是DApp成立的基础。数据层的去中心化涉及数据的提交和获取。目前,数据提交上链已实现,但数据获取尚无有效解决方案。获取数据的核心问题在于数据需要清洗和组织才能使用,链下操作不是去中心化,链上操作则缺乏合理协议解决清洗复杂性和高效使用问题。
为解决这一需求,Graph设计了一套解决框架,通过合理的定价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实现数据流动和交换,同时确保框架可编程、实时、自动化和可扩展。
The Graph的运作机制分为三个步骤:监听以太坊上交易事件、根据定义抓取链上资料并处理储存至数据库、前端通过GraphQL获取信息。
项目亮点包括:区块链查询需求强烈,The Graph每月处理来自Uniswap、Coingecko、Synthetix等的超过40亿次数据查询请求;依赖激励性节点网络保持服务,实现应用无服务器化;众多以太坊知名项目已建立Subgraph,如Uniswap、ENS、DAOstack、Synthetix、Moloch、Decentraland和Aragon;解决了Dapp开发的高门槛问题,降低了开发者成为区块链完整节点的需求,使开发者能更便捷、高效地开发DApp。
然而,项目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和监管风险,以及三个主要风险。尽管社区热度持续上升,The Graph作为数据索引赛道领导者的位置基本确立,关于其可能成为下一个Chainlink级别的说法在传播,但作为主网刚上线的项目,其实际价值能否支撑高估值仍需观察。
投资理由包括社区热度上升、作为数据索引赛道领头羊的地位、Dapp开发门槛的降低以及风投机构的青睐。然而,投资前需考虑项目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不确定性、监管风险和具体风险点。最终,The Graph的实际表现将决定其价值能否支撑当前估值。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