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u盘装系统总装到别盘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30 04:09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5-02-02 23:05
u盘装系统总装到别盘(往u盘装系统)最近买了个1TB的Nvme固态硬盘,刚好是顶着618之后价格高点买的,所以亏大了。不过因为我是刚需,所以就忍了。买这个1TB的NVME主要还是为了搭配移动硬盘盒自己组装移动固态硬盘。NVME花费649,京东自营,说是三年质保,移动硬盘盒买的两个,RTL9210主控,NVME转USB,10Gbps速率,一个盒子78,我买了两个,一共156。
我之前手里组装过的NVME移动硬盘固态硬盘大概四个,经手的成品移动固态硬盘也有一个,所以我很自信地就直接下单了,然后我就掉电脑进坑里了。掉坑的原因是我之前组装使用的最大容量也就是512G的,根本就不用考虑主控,功耗,接口这些限制,而这次是1TB,容量大了,功耗也就大了,我还按照我之前的思路去用,就出现掉盘的问题。而最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原因,找了一圈大佬问了一下,以及查了一下资料之后才总结出来这些问题的根源。
太长不看的总结版:
1.1TB以上的NVME SSD如果想买硬盘盒,是很挑主控的,最好还是选RTL9210的主控,这个发热量低,普适性好。或者买NVME转雷电三的盒子,普通的NVME转USB的盒子,受到的限制非常大。
2.1TB以上的NVME SSD装上硬盘盒之后会对供电有特殊要求,所以只能上USB 3.1(红色)以上的接口使用,如果是普通的USB3.0接口(蓝色)甚至USB2.0接口(白色),会因为供电不足导致掉盘,只有在USB 3.1(红色)接口上才能稳定正常使用。
现阶段主流的移动硬盘Windows togo(WTG)方案是雷电3硬盘盒+NVMe SSD或NVMe硬盘盒+NVMe SSD,还有SATA SSD+SATA硬盘盒,NVMe的方案相较SATA方案仅仅是Seq读写有较大提升,4K速度几乎没有提升,而系统运行主要看的就是4K性能,或者说瓶颈就在4K性能上,你换了NVMe方案,更大的发热,供电要求也更高,体验却并不会有数据上(跑分)提升的那么明显。但是好处在于,NVME方案的体积更小,更便于携带,所以发热什么的,我就不care了。
对性能有较高需求的人建议直接上雷电3方案,未来USB4.0标准也会直接兼容雷电3,而NVMe硬盘盒(目前在售的就JMS583/ASM2362/RTL9210这三种方案可选),在雷电三的情况下看来它的存在是比较尴尬的,WTG主要追求的4K性能并没有提升,还要为此多付出很多价格以及牺牲体积,甚至有的盒子还要加个风扇来辅助散热?
目前雷电三没能普及电脑开来主要还是因为上手成本较高,(雷电接口跟之前苹果搞出来的IEEE 1394 FireWire(火线接口)一样,一直就是小众高端的东西,)电脑必须有雷电接口才能使用,而拥有雷电接口的电脑都是高端笔记本或主板,售价普遍较高。 不过英特尔已经开放雷电技术授权,相信未来雷电接口普及指日可待(雷电3是USB4.0的可选项)。所以如果你的电脑有雷电接口建议首选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方案。
简单一句话,要省心,目前最好的WTG方案就是固态U盘(具体哪家你随便选,目前到今天为止还是CHIPFANCIER最好)。如果追求性能的建议直接上雷电3方案,既然你有那种性能追求自然身边所有设备也都有雷电3接口,不必考虑兼容性问题。
不过我没那么强的需求,就直接用的硬盘盒加NVME SSD方案,我考虑的是后面用不了了还能把旧SSD拆下来放NAS里面当缓存。
之前手里的是阿斯加德的500G NVME,299的价格收的二手,搭配NVME硬盘盒,装了个win togo撑过了一年多,后来发现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也不敢乱删,索性直接买一根新的1TB SSD重新装一个。这次买的是英睿达的P2 1000G,搭配RTL9210主控的NVME盒子。
SSD这个东西,MLC颗粒可以不管容量,TLC、QLC的话肯定要TB级别,因为容量一旦大了,就算用SLC,Cache也可以搞得很大,除非你一次写入很多数据或者写满盘,不然很难掉速,而且大容量的SSD的TBW寿命数据就会比较好看。
谈到移动固态储存的方案,为什么只有几种固态U盘的方案,却有这么多硬盘盒+SSD的电脑方案?因为前者难度高成本高,属于行业探索者,而后者成本非常低,无论是硬盘盒还是SSD都有大把的公版方案可用。SSD的话,什么白片黑片降级片,挑得人眼花缭乱,玩法套路还能不能再复杂一点?
USB 3.1 to PCIe NVMe硬盘盒一共就JMS583/ASM2362/RTL9210三个方案可选,好马自然要配好鞍,所以硬盘盒我选择了第三方的RTL9210成品方案。下面简单说一下这三个方案的优劣:
ASM2362方案:方案时间较早、价格较低、速度尚可、发热最大、产品很多。这个方案的产品一个就是ITHOO的(那种推出时的方式不好贴导热硅胶片,而NVMe SSD发热巨大,所以不推荐);还有一个就是绿联的硬盘盒,(其实我对绿联这牌子印象挺好的,买过他家很多配件),为什么要做免工具安装的zz设计?这在很多人看来很方便,但是硬盘盒是需要经常开合的东西吗?硬盘放进去可能很多年都不会拿出来了吧,又不是像读卡器读SD卡一样要经常插进去拔出来替换,难道你还会多买几块NVMe共用一个硬盘盒不成?如果是那样当我没说。
JMS583方案:方案时间中等、价格较高、速度最快、发热较大、产品很多。采用这一方案的硬盘盒是最多的,比较有名的就是佳翼的,(他也是最早涉及这JMS583这一主控的厂商,)但是发热同样也是非常巨大,TYPE-C接口的开口太过粗犷,如果没有我这种强迫症的话,可以考虑,介意发热的还可以选带风扇款的,现在很多超极本本身把风扇去掉了,硬盘盒又把风扇加回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梗,乔布斯:“好不容易把iPhone 做薄了几毫米,你们带上套直接又给加回去了。”
RTL9210方案:方案时间最新、价格中等、速度最快、发热较大、产品较少。螃蟹主控,最早是佳翼在做,后来ITHOO也做了,(和他家的ASM2362还是一样的槽点,那种推出时的方式不好贴导热硅胶片,而NVMe SSD发热巨大,所以不推荐,)据说发热比JMS583小很多,性能相差不多,亮点是佳翼的有2242大小的硬盘盒可选,意味着可以把建兴T11 Plus、电脑东芝RC100这种2242大小的NVMe SSD放进去组成超小体积的NVMe WTG方案。
这三种方案各有利弊,但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发热大,散热难上面。
NVME硬盘,最大的问题还是功耗问题,从它的特性就可以知道:NVME硬盘是出了名的发热量高,那么高的发热量必然是要高功耗撑起来的。对于NVME转USB方案来说,我们先看看USB不同的标准供电情况:USB2.0标准的供电是5V 500mA,也就是2.5W,USB3.0的供电是5V 900mA也就是4.5W;NVME的硬盘,512G容量的NVME全速读写功耗是5W,刚好顶着USB3.0接口供电功率的上限,这就要求硬盘盒要优化电路设计以尽可能的减少供电需求。
上图那个NVME转USB-A的盒子是RTL9210方案,内部走线尽量简化,就是为了降低电路板功耗。装配的话超简单,把硬盘插上去,然后把螺丝拧紧就行。
最早被大家注意到的硬盘盒应该就是佳翼的了,JMS583和RTL9210的NVMe硬盘盒也是他家最先做,无奈实在难以忍受他家粗犷的设计和做工。Type-C接口居然就是一个粗犷的长方形开孔,(现在雷电3硬盘盒改了过来,但是他家的NVMe硬盘盒还是延续着粗犷的设计),指示灯开孔也是直接在上面开个大洞,实在是显得过于廉价。不过他们家的售价也是跟造型一样廉价,优点就是便宜。
为了搭配我的1TB的NVME固态,我原本是选择的佳翼i9,采用的JMS583主控,奈何这个盒子渲染图好看,但是实际到手之后外壳配色和做工精度都很渣,以及我装上去1TB的SSD之后,插在蓝色的USB3.0口上,能识别,过两分钟就掉盘,掉到磁盘管理里面都没有硬盘信息的那种掉盘。于是我就退了,换RTL9210方案的盒子。
退了佳翼i9之后我就就买了个跟我之前用的硬盘盒同款的盒子,只不过我之前的硬盘盒是直接转出来的USB-A口,更像是一个大号的U盘,而这个盒子是转出来Type-C接口,普适性更强。
上面图中间那个就是新的硬盘盒,左边两个是硬盘盒,最右边的是我手里的移动固态硬盘512G。两个都采用RTL9210方案的盒子都在外壳上印上了NVME-Enclosure。
这次我给装上的SSD外面贴了一张散热贴,买硬盘时候送的。
装完之后,我很熟练地插上我的surfacebook1的USB3.0口,就像是我之前插我的500G硬盘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它也正常出现在了我的资源管理器里面,我也开始正常地按照我之前做win togo系统的流程去给他部署win togo。
两分钟之后,我就喝了一口茶的功夫,我发现win togo软件开始报错,这个硬盘从我的资源管理器里面消失了。
我当时就懵了,这是买到了坏硬盘盒还是坏SSD?还是二者都有?
于是我赶紧拿出来我之前正常使用的硬盘盒和硬盘出来测试,交叉验证之后发现是买的1TB的SSD有问题。我一想这简单啊,反正狗东买的,直接换货。
三天之后,新换的SSD到货了。我这次学精了,先插上我以前正常使用的硬盘盒测试一下,哎, 正常!然后复制文件!正常!
三分钟之后,它又掉盘了!得嘞,这我就知道了,肯定是大容量硬盘特有的问题,肯定不是硬盘的问题,也不是盒子的问题。
我仔细想了一下,相对于我直接把1TB的SSD装在主板上,我装在盒子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如果我装在主板上,那么它的通信链路就是:NVME到PCI-E,PCI-E到系统;而如果我装在硬盘盒里,那么它的通信链路就是:NVME到转接口,转接口到USB接口,USB接口到系统。问题在哪儿呢?在于主板上的供电是充足的,USB的供电是有限制的。
看到没,就这表里面,USB3.0的最大功率是5W,而512G的SSD最大功耗在5W,刚好顶着USB3.0接口的功耗输出上限。我现在换的是1TB的SSD,相对512G的SSD来说,1TB的SSD峰值功耗可能都接近10W,所以我插在USB3.0接口上时,我自己组装的移动固态硬盘可以正常识别,因为那时候的功率也就5W以内。一旦我开始读写数据,这个功耗就会迅速飙升到接近10W,再加上转接电路板的功耗,可能峰值功率都是10W多。这时我原生的USB3.0接口最大5V/900mA的输出就力不从心了。如果是普通的机械硬盘,可能就开始炒豆子了,但是现在是固态硬盘,它就只能掉盘。
搞清楚这个之后,再看看表上最大输出功率最高的是哪一个?当然是支持20V/5A输出的USB3.1咯,USB3.1极限输出功率是100W,撑起来我这个10W左右的功耗岂不是小意思。
上图大家可以看一下,蓝色口是USB3.0,极限输出功率5W,白色口是USB2.0,极限输出功率2.5W,红色口是USB3.1,极限输出功率是100W。
搞清楚是功率不足的锅之后,就很容易了,在主板上找红色的USB3.1接口接上去再读写部署win togo,它就很稳定了。
部署完Windows togo之后,我也只能把这个1TB的移动SSD插在专用的USB3.1接口上使用。其实相对于更普遍的512G移动固态win togo方案来说,1T的移动固态win togo受限电脑还是更多,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有USB3.1接口。当然,它有一个取巧的方式是用C to C线占用电脑的Type-C接口,因为现在的Type-C接口承载的功率上限会更高。
结语:
升级设备这个事情,还是整个体系化的升级,不然很容易踩坑。像我如果手里的电脑如果没有USB3.1接口,我肯定就无法排查出来这个1TB的掉盘是因为它功耗太高。
其实升级到USB3.1之后,好处还是很大的,一个是读写速率更快了,USB3.1的读写是10Gbps,而RTL9210转USB的速率也是10Gbps。反观我之前同样的RTL9210方案的盒子,插在USB3.0接口上,读写速率被限制到了5Gbps。
另外一个点就是,现在部分机箱前面板的USB接口名不副实,明面上看是蓝色的USB3.0,红色的USB3.1,但是实际插上去之后读写速率被限制到了500Mbps。所以能插主板就直接插主板,前面板的USB接口没什么可用的点。
如果想用1TB以上的移动固态硬盘,那么大家首先要升级的还是自己的电脑,先搞一台带Type-C或者带USB3.1接口的电脑,再去想升级1TB移动固态的事情。
下一篇我写一下我是怎样装基于Windows togo的Windows11的,装这个也是有部分坑要踩。到时候欢迎大家来围观。
电脑 电脑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固定移动硬盘怎样可以当u盘用 u盘启动盘m2 移动硬盘盒可以做u盘启动 电脑怎样开启或关闭Win10功能 有没有大神详细介绍下win10中的启用或关闭的windows功能都 每日汉字 “赤” 赤和红有什么区别? 大专毕业是否能考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大专考小学教师资格证 大专生能考小学的教师资格证吗 如何挑选男士的草帽? 头围比较小的男生如何挑选草帽? 如何挑选男士的草帽款式? 头围比较大的男生怎样挑选草帽? 小头围女生挑选草帽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挑选草帽的款式? 挑选草帽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赌博标准和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麻将涉赌被捕后的法律惩处 赌博行为的治安法规判定 不怀孕有哪些原因 打开移动硬盘盒散热效果怎么样 2024毕棚沟淡季门票信息 企业所得税关于权益性投资收益的免税问题? 5芯铜芯电缆多少钱一米 5芯电缆线多少钱一米 10平方5芯电缆多少钱一米 5芯电缆6平方多少钱一米 35平方5芯铜缆一米多少钱 4平方5芯电揽多少钱一米 战争中死的士兵尸体太多怎么处置 达力芬头孢克肟颗粒6岁40斤 达力芬头孢克肟颗粒 达力芬头孢克肟颗粒的作用 达力芬头孢克肟颗粒,一包50m 银行定期存款是理财产品吗? 海贼王:7位绝世美女惨遭毁容,其中一个人还是传说级别的四皇 linux如何对外开放端口号?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是什么 word为只读文件,右击属性,属性也是只能读,不能改,该怎么办,跪求高人指 ... ...单程证到香港已定居一年,可是我老婆要和我离婚。我的定居会取消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