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这一增长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37万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留抵退税因素对税收产生影响。增值税作为我国最大税种,其11个月税收增长47.6%,成为主要增长点。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则出现下降。
间接税在税收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直接税仅占总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的7%左右。个税虽占比较小,但长期被视为工薪税,随着综合税制改革,个税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高收入群体纳税不足的问题。未来,收入端的改革还有待加强。
财政政策与减税降费相辅相成,2023年增值税增长显著,间接税和直接税表现分化。企业所得所、个税等税种出现下降,表明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让利,符合凯恩斯主义经济干预的原理,即通过政府部门降低收入、增加支出,将更多资金留在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达27.46万亿元,财政赤字约为6.4万亿,占当年GDP的5%,高于年初制定的3%。这表明财政政策在发力,同时,去年的货币政策也在同步进行。然而,政策刺激的效率受到传导环节阻塞的影响,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方面效率降低。
对于2023年的政策关键词,"效率"成为关键所在。政策制定者需关注支出向居民收入和福利转化的效率,以确保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刺激经济复苏。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