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用于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的一种公文。作为公文中唯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范围广泛。它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也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包括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内容方面,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间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还可以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事项,询问具体事项,或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
函的特点包括沟通性、灵活性和单一性。沟通性体现在它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到了沟通作用,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二是格式灵活。单一性则体现在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函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函还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从内容和用途上,函还可以分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主体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结语通常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