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真正的直推旗舰HiFiMAN Edition X评测
耳机爱好者们往往向往一款既能满足旗舰级别素质,又能被普通随身设备直推的理想耳机。然而,T5P在细节上的不足、K812驱动的挑战、ED8和Pandora虽然调音完美,但价格令人却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定位相同的Edition X或许在众多旗舰中略胜一筹,尽管仍有些许瑕疵,但足以担当“直推旗舰”之名。
Edition X继承了旗舰HE 1000的技术和设计精髓,相同的平板振膜结构和周边设计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它能否克服HE 1000“非六七万元台式前端难以驱动”的难题,同时将价格砍半,仍保持HE 1000的高素质水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对Edition X的听音之旅。
外观:黑化版的HE1000
HiFiMAN传统的高质感包装在Edition X上得到了延续,大皮箱的黑色与银灰色配色与耳机本身相得益彰。
Edition X在外观上与HE 1000极为相似,同样体积的平板振膜赋予了它庞大的体积,而专利的百叶窗式格栅设计在耳机外壳上得到了体现,但也造成了大量漏音,使其不太适合办公室或嘈杂环境,尽管如此,“直推”特性仍使其在便携性上略显不足。
耳垫部分延续了皮革加天鹅绒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不仅提供了舒适的佩戴体验,还有助于提高声音的集中度和自然度。金属头梁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强度,显著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
可更换线材设计继承自HE 1000,而作为“直推旗舰”,Edition X仅附赠一根3m的原生6.35mm插头线材和一根1.5m的3.5mm插头线材,并附赠了一个镀金转接头。双边2.5mm的线材插座大大方便了线材的DIY和定制更换,官方也提供了一些升级线以适应更多使用场景,获得更符合个人口味的声音表现。
适应性:手机国砖一体机都能搞定
在详细讨论Edition X的声音表现之前,我们对其在不同驱动环境下的声底变化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我们使用了iPhone6S手机、一款2000元价位的便携DAP(3.5mm单端输出)、HiFiMAN自家的HM802S(默认新Power卡,搭载官方纯银平衡线,平衡接口输出)以及口碑良好的SFB05解码放大一体机进行测试。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使是iPhone,只需调至三分之二音量,Edition X就能达到足够的声压级和响度。在不同推力、声底和素质区别的前端驱动下,Edition X保持了高度的音色一致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声音密度和声底的干净程度上。
声音表现:自然醇厚 顺滑耐听
将声音表现放在最后并非我们的习惯,但Edition X的声音以外的东西也相当值得关注,因此做了这样的安排,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解。
Edition X的声音表现继承了HE 1000的自然宽松声场、温润顺滑的音色以及精准的声音定位。HiFiMAN调音中具有高密度和独特染色的高中频表现虽有所淡化,却依旧被保留。
具体来说,Edition X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大体积平板振膜所带来的自然声场表现。诸多优秀设计共同铸就了Edition X的声场,无论是规模还是自然程度,都优于其他动圈式耳机,几乎消除了头中效应,整体听感更接近近场监听音箱的场感,这样的体验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同时,Edition X克服了大声场下声音偏薄的问题,整体声音密度即使是手机直推也优于许多2000-5000元级别的传统HiFi耳机。这两点的结合,使得“自然醇厚”成为形容Edition X声音整体表现的最佳词汇。
在三频表现上,Edition X的低频速度相对较慢,丰富的泛音形成了良好的音乐性和更加自然的声场表现。中频处理方式与HE 1000相似,减少了一些味道,以更自然中性的表现和高密度为特点,兼顾了整体感。高频部分随着器材信息量的升级,声音鲜活度和透明感逐步提升,活灵活现。
总结
作为HE 1000的大众直推版,Edition X不仅在设计语言上与HE 1000高度相似,在驱动性上降低到“手机直推也悦耳”的程度,同时保持了HE 1000自然宽松的声音表现特性。无论是在声音素质、易驱动性还是调音高度上,都当之无愧地达到了直推旗舰的水平。
如果能够接受其一万块的售价——相对于声音表现来说,这并不算贵——同时是不妥协的古典乐或流行乐爱好者,购买一只Edition X,享受不折腾的高级听音享受,或许真的比一万块去搭建一套高不成低不就的台式系统来得实在。毕竟,从最低限度的声音素质来说,它们就已经不在一个级别上了,不是吗?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