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条件是指零件在飞机、发动机上的位置、重要性、工作环境、拆装难易程度及零件复杂程度等。零件工作条件涉及受力大小、振动、工作温度、腐蚀程度等因素。为了满足零件使用条件,锻件需包含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及组织、机械性能要求。
正确选择原材料及控制其工艺质量是保证锻件质量的关键。选材应根据材料基本性能及航空器减轻结构重量的需求,考虑物理性能、工艺性能(可锻性、淬透性、切削加工性、可焊性等)和经济性。原材料质量主要取决于熔炼、铸锭、半成品加工。航空锻件原材料需符合特定技术标准,包括化学成分、熔炼工艺、品种规格、表面质量、尺寸公差、锻造比、机械性能及组织质量等。
原材料的供应状态(热处理及表面处理要求)及工艺性能(可锻性、淬透性、切削加工性、可焊性)需明确。原材料进行超声波探伤,确保无内部冶金缺陷。材料性能试验方法需规定,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他权威方法标准。
锻件形状、尺寸和表面状态需满足零件设计要求,表面完整性需符合规定规范。锻件组织和机械性能需符合使用条件要求,包括低倍组织、高倍组织、室温和高温下的机械性能指标。此外,锻件需执行热处理、特种项目检查(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荧光探伤)及试验方法规定,以确保质量和性能。
锻件技术标准分为航空工业部标准(HB)、冶金工业部标准(YB,需航空部同意)、航空工业材料研究所标准(Q/6s)及企业标准。这些标准确保锻件设计满足使用条件,满足零件性能和质量要求。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