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部分,许多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特别是当高中物理对热学的讲解过于浅薄时。实际上,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计算在竞赛中较为罕见,这使得部分学生对热力学部分感到畏惧。然而,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后,你会发现热力学部分是一个体系化且逻辑清晰的领域,这篇简短的概述旨在为热力学学习提供一个起点。
一、数学基础
在学习物理化学热力学之前,了解一些数学基础是必要的。热力学并不需要复杂的数学知识,关键在于偏微分的概念。在涉及统计热力学时,可能需要了解一些排列组合知识,以及Lagrange未定乘数法等高级数学工具,但这些并非学习传统热力学的必需。
1. 全微分展开式
对于函数 f(x,y),其全微分展开式为:
f(x,y) = f(x)x·Δx + f(y)y·Δy + O(Δx, Δy)
这里,f(x)x表示在y恒定时,x的变化对f的影响;f(y)y表示在x恒定时,y的变化对f的影响;而O(Δx, Δy)代表更高等次的微小变化。
2. Euler倒易关系
对于函数 f(x,y),有:
f(x)y = f(y)x
这是Euler倒易关系,表明在偏导数的顺序交换时,结果保持不变。
3. 归一化关系式
对于函数 f(x,y),有:
f(x)y·f(y)x·f(z)x = Δx·Δy·Δz
这个公式表明,在三个变量的循环偏导数乘积中,结果等于三个微小变化的乘积。
4. 链式法则
若 y = g(x),则 f(y) 与 x 的导数为:
f(x) = f(y)y·g(x)
一般地,对于多个变量,链式法则可以应用于复杂函数的求导。
二、热力学术语
理解热力学术语是学习热力学的基础。在应用公式时,理解题目条件至关重要,这些条件决定了公式的使用和常数的选择。
1. 系统、环境与宇宙
系统是研究的对象,环境是系统外部,宇宙包括系统与环境。系统可以按物质与能量交换分为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按组分和相分为单元系、多元系、均相系和多相系。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性质完全确定的时刻。热力学平衡状态是系统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状态函数包括广度量(与物质量成正比)和强度量(与物质量无关)。
3. 过程与途径
过程是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途径描述了变化的具体方式。过程量(如热量和功)与途径相关,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4. 平衡
系统达到平衡时,力学、热学、相学和化学平衡条件同时满足。
5. 热与功
热是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分为显热和潜热。功分为体积功(体积变化时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非体积功。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能量守恒。对于单元均相系(双变量系统),定律可以通过热力学能的变化来表示。在化竞要求的热力学中,考虑非体积功的情况很少。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反映了能量的守恒原则,其中体积功的计算方法在不同过程中有所不同,如恒压、恒容等。
1. 数学基础
回顾全微分展开式,对于函数 f(x,y),其热力学能 E 的全微分展开式为:
E = E(x)x·Δx + E(y)y·Δy + O(Δx, Δy)
2. 热力学能
热力学能是系统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对于单元均相系,其变化可以通过体积功和热传递来表示。
3. 体积功
体积功的定义是压力与在压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在不同过程中,计算体积功的方法各异,如恒压过程、恒容过程等。
4. 热容
热容是衡量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物理量。恒容热容和恒压热容的定义与计算是热力学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对于计算过程中的热能变化至关重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学表达式和物理概念,揭示了系统内能量的变化规律。在学习热力学时,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公式是关键,它们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