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唐朝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诗有哪些(分享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创作背景...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14 17:53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5-01-24 13:57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千古名句解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一整首都可以作为名句,春意盎然的景色中,鸟语花香,却因一夜风雨,花落如雨,睡梦中醒来,见到此情此景,不禁感慨作诗。
创作背景:《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千古名句解析: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描摹田园风光,鸡黍,田家,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菊花。等到重阳节那天再来赏菊,也未尝不可,闲情逸致,如此甚好。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3,《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千古名句解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之外,低树,感觉江水明月在自己眼前,愁绪可随江水散去。
创作背景: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千古名句解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诗人通过气势如虹的描写,湖水波涛震撼整个岳阳城,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授人以渔,不如顺其自然。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5,《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千古名句解析: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诗人用登山的心得感受描绘,古往今来,江山社稷都是前赴后继的人们在恪守,我辈更要用心珍惜感受这大好河山。
创作背景: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千古名句解析: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人怀念友人,在此佳节,饮酒会友。
创作背景: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
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7,《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千古名句解析: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人寄情山河,欲在重阳节与友人共醉。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8,《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千古名句解析: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林花已经开到极至,花至荼靡花事了,灿烂之后就是伤逝的开始了,显然林花已经开始凋零了,代表春天也即将逝去,但在作者心里的惋惜是不明显的,而是对更加灿烂的生命寄予希望,这一点从径草的踏而还生可以看出来。
创作背景:诗的颈联和尾联,酒伴来相命,开樽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作者与友人就着美景良辰,来此畅饮,并希望歌女的歌声莫停,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惜春的心情。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9,《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千古名句解析: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诗人怀念家乡的山水,曲意款款,云端相望,对家乡充满情怀。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10,《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千古名句解析: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草长莺飞,蝴蝶嬉戏,细致入微的景色描写,增添了几分雅趣。
创作背景: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一开篇,全诗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绪中,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清明节,唐人有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风俗,往往倾城而出。
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11,《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千古名句解析: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想要寻芳问草,归隐山林,可惜与故人分离。
创作背景:此诗是孟浩然游京师,应进士试,失意后所作。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又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载: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命其出,并问其诗,浩然乃自诵所作(指《岁暮归南山》),至不才明主弃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于是孟浩然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就写下了《留别王维》这首诗。
12,《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千古名句解析: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鬓边白发催人老去,年华逝去,阳春的到来逼得岁月远去。
创作背景: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长安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谁知不久唐玄宗驾到了。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便吟咏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13,《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千古名句解析: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夜归鹿门之景色,有所触动!
创作背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14,《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千古名句解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风吹响了江岸的叶子,月亮照着一叶扁舟,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
创作背景: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15,《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千古名句解析: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夕阳西下,樵夫已经回家,归鸟已经入林!
创作背景:此诗写诗人在山中等候友人到来而友人仍不至时的情景。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随着景致的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越来越清幽。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此诗写作年代待考,其背景是这样:孟浩然住在僧人业师的庙里,他的朋友丁大(可能是丁凤,有才华而不得志)约定晚上来庙里和他共宿。天快黑了,丁大还没有来,孟浩然就除庙等候他,并作此诗记其事。
16,《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千古名句解析: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分手之际,赠予宝剑,以表心意。
创作背景: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游人五陵去。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
17,《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千古名句解析: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问我现如今要去哪里,去天台山观赏石桥。
创作背景: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32年)。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剡溪登天台山,写下了诗篇《舟中晓望》。
18,《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千古名句解析: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潮起潮落,江水平静,没有风的波动,一叶扁舟,与君共济。
创作背景: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孟浩然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初年进入张说幕府,一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其间几度出入,但并不得意,于是漫游吴越一带。开元十三年秋自洛阳出发,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过浙江越州(今绍兴)。此诗即作于此时。
19,《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千古名句解析: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夕阳西下,雨过天清,树荫落在庭院中间。
创作背景: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此诗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可以看做能够充分表现孟浩然诗歌艺术特点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20,《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千古名句解析: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与众不同,大气凛然。
创作背景: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大林寺桃花全诗赏析和诗意 人间四月芳菲尽是哪首诗 开到荼蘼花事了,烟云过,知多少。这句话出自哪荼蘼是什么意思 镁合金zk61m 北京首都T3-泉州晋江 深圳航空ZH9251 航班的登机流程 越详细越好谢谢... 泉州机场和晋江机场是一个地方吗 泉州机场怎么坐飞机 晋江国际机场怎么办理登记手续 U.S.News是什么 如何评价2024年u.s.news美国大学排名? 南监南京国子监 南监释义 南监的意思是什么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六全文是什么 枳实白术汤能减肥吗 新疆水产品冷链物流公司 升和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的关系是什么? 梦见以前女友的信的预兆 梦见祖先的信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B.初夏,青青的... 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她判断正确的是( )A... 鱼胶可以跟燕窝一起炖吗 windows10网络显示已连接但是无法上网 电脑可以连上wifi但是没有网络wifi可以连接但电脑不能上网是怎么... 电脑无线网络连接上但上不了网电脑能连接无线网络但上不了网 炭包去甲醛多久有效果 ...有一个总数是其中几个数相加想查找是那几个数怎么做呐 已知一个和,求这个和是由哪些数字相加得到的? 怎么样才可以排解负面情绪呢? 现在的新冠疫苗安全吗-新冠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 辉瑞疫苗志愿者出现面瘫真的假的-辉瑞疫苗面瘫还能继续接种吗 新冠疫苗安全吗?接种时要注意什么? 琼海万泉河景点介绍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表达怎样感情 ...不能吃蜂蜜,我老公也不能吃蜂蜜,请问蜂蜜还有什么别的用途吗?_百度... 家里有一瓶蜂蜜不想喝还能有什么用,也不知道过期没过期 家里有很多蜂蜜 家里有蜂蜜没人吃,应该怎么有效处理.能做蜜饯吗? 积贫积弱的意思是什么词语积贫积弱什么意思 星座运势,我是84年2月17,他是77年9月11,我们结婚合适吗?在2011年什么时... 平安证券app如何买可转债 绵阳东辰聚星国际学校教育怎么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