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父母离婚,孩子们怎么办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2 19:57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2-01 04:55
正准备离婚的父母一直在考虑:“对孩子来说,什时候离婚才是最合适的?”不巧的是,对孩子来说,永远没有“合适”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非常脆弱,情感上毫无保障,也不知道该听谁的。通常,年幼一点的孩子比较糊涂,在他们感受到家里普遍的绝望气氛时,他们是无法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的,这有可能使他们责备自己,意为自己就是父母离异的根源,因为他们自己还严重依赖父母。
父母离异后,孩子可能会马上或晚一点出现一些情感上的问题。不过,我们已经留意到在各年龄段有各自相应的症状。
1. 学龄前儿童。看着父母中的一个离开另一个,孩子会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被遗弃,和父(母)分开可能让孩子过度忧虑,有时行为还会出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和过度依赖父母),或者还会对父母有过分的要求,行为放纵,男孩可能会变得女孩化和爱欺负人。他会哭闹着要找已离开的父(母)亲,并把他(她)的一切美化起来,还常在假想中与之说话。
2. 5~8岁儿童。他们相对年长一点,可以确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如变得反复无常,不善交际,不愿上学。他还担心已离开的父(母)亲过得好不好,希望他们能重新走到一起,甚至还会制造一些小问题以求实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会毫无理由地认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父母的离异,为此深深责怪自己。他们还担心可能会有别的孩子来取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3. 9~12岁儿童。这些准青少年倾向于向父母表达他们的愤怒。父母在他们心目中至善的、全能的、呵护的形象一下子就倒下了,家庭突然解体了。他们会习惯性地将一方视为坏人,将另一方视为受害者。特别是在争夺监护权的斗争中,他们会为不知道该对谁忠心而为难。等到后来,他们会怨恨某一方(通常是没有监护权的一方),甚至会与他(她)断绝来往及心理上的联系(例如,一个原来很喜欢与爸爸下棋的儿子很可能就会从此不再下棋了)。
4. 青少年。他们会很消沉,甚至以否定社会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在这个年龄段,要注意分清他们的行为与普通的青少年的叛逆行为之间的区别)。他们会试着以道德的眼光分辨谁对谁错。由于害怕会进一步被父母抛弃,他(她)变得成熟和独立起来。
5. 18~2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会担心他们的父母(特别是母亲),也会对自己的将来有一点担心,特别是在婚姻方面。在这场危机的风暴中,他们可能已经做出了决定:以后不结婚或者不要孩子。

其他影响
性别也有影响,如果父母在子女学龄前或青春期前离异,通常男孩的情况会比女孩的坏得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继续和母亲住一起,女孩看来很容易就恢复过来,而男孩却不一样,好像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男性角色。但如果离异是在子女青少年时期发生的,这个时期是女孩子开始希望获得男人注意和关心的时候,那么家长的离异会使她们在交际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她们特别害怕男生的欺骗,或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
最后,在家中的排行可能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额外的压力。长子长女觉得不但有责任去照顾父(母)亲,还要照顾弟妹。最小的儿女可能将自己在适当年纪师应该的离家独立视为对父母的又一次背叛而不愿离开。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经历过父母离异的孩子,在他们最需要父母——他们最重要的亲人的照顾时,却没有得到他们的关心与指导。父母在离异前后通常不能照顾好子女,父(母)亲自己都觉得没有了自尊,有的只是无助感与怨恨,认为是孩子拖累了自己,这使得他们对孩子的需要变得迟钝起来,也没有在亲子关系中获得快乐,绝大多数人都要2~4年时间才能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以适应离异后的新生活模式。当然,也有一些人从此陷入自责或痛苦的漩涡不能自拔,不能重新与人相处融洽,难以重新拥有一个独立的新生活。他们继续停留在往日的痛苦当中,还把孩子当作前配偶的化身来发泄愤怒,而原本他们应该是以对孩子的爱而不是怨恨作为出发点去照顾孩子的。
父母很担心自己的离异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的伤害。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情感上的障碍,但其实没人能分得清那究竟是离异前家里的吵吵闹闹,还是分开时的伤害或是离婚时的打闹引起的。离婚不是一件只在某个特定时期发生的瞬间事件,家庭气氛紧张和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影响可贯穿他们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那些父母互相扯皮,不想抚养孩子,不想看望、照顾孩子,不想支付抚养费,他们的子女是最痛苦最可怜的。如果在离异后由痛苦和怨恨主宰了婚后的关系,而子女只是简单地被告知父母要分开,父母并没有从精神上去理解和支持子女,子女仅被要求作为一方的小间谍和小同伙,与另一方发生关系就会受到责骂或干涉,或者觉得自己被遗弃了,该为父母的离异背上责任,那么,她的心灵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但如果父母已经为离异后孩子的心理影响、社会后果、经济问题作好了准备,对孩子们表示理解并提供保障,那么,在离异后双方都会与孩子们维持良好关系,获得抚养权的父(母)亲鼓励另一方与孩子保持接触,孩子们心灵受到伤害的机会就会少的多。离异后夫妻保持高质量的关系可极大地减弱离婚带来的影响。
父母如能搁置冲突,平息怒火,分开的父母能与孩子保持联系,使孩子背后有亲朋照顾支持,孩子们的被遗弃感就没那么强烈。当然,孩子们原本具有的性格能力、处世态度和技巧将给他们自己不可限量的帮助。不过,千万不要希望他们对父母离异的种种感受在几天、几星期或几个月之内就会消失。
今天的孩子们对身边其他人的离婚不陌生,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离婚这一观念和事实,人们都能比较客观地去对待了。但是,离婚太普遍了,也很微妙地使得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孩子们经常会问自己:“什么导致爸爸妈妈离婚了?”“如果我表现得不好,他们会离婚吗?”可能你自己的孩子就问过你:“你和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2-01 04:56
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2-01 04:57
没办法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2-01 04:56
正准备离婚的父母一直在考虑:“对孩子来说,什时候离婚才是最合适的?”不巧的是,对孩子来说,永远没有“合适”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非常脆弱,情感上毫无保障,也不知道该听谁的。通常,年幼一点的孩子比较糊涂,在他们感受到家里普遍的绝望气氛时,他们是无法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的,这有可能使他们责备自己,意为自己就是父母离异的根源,因为他们自己还严重依赖父母。
父母离异后,孩子可能会马上或晚一点出现一些情感上的问题。不过,我们已经留意到在各年龄段有各自相应的症状。
1. 学龄前儿童。看着父母中的一个离开另一个,孩子会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被遗弃,和父(母)分开可能让孩子过度忧虑,有时行为还会出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和过度依赖父母),或者还会对父母有过分的要求,行为放纵,男孩可能会变得女孩化和爱欺负人。他会哭闹着要找已离开的父(母)亲,并把他(她)的一切美化起来,还常在假想中与之说话。
2. 5~8岁儿童。他们相对年长一点,可以确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如变得反复无常,不善交际,不愿上学。他还担心已离开的父(母)亲过得好不好,希望他们能重新走到一起,甚至还会制造一些小问题以求实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会毫无理由地认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父母的离异,为此深深责怪自己。他们还担心可能会有别的孩子来取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3. 9~12岁儿童。这些准青少年倾向于向父母表达他们的愤怒。父母在他们心目中至善的、全能的、呵护的形象一下子就倒下了,家庭突然解体了。他们会习惯性地将一方视为坏人,将另一方视为受害者。特别是在争夺监护权的斗争中,他们会为不知道该对谁忠心而为难。等到后来,他们会怨恨某一方(通常是没有监护权的一方),甚至会与他(她)断绝来往及心理上的联系(例如,一个原来很喜欢与爸爸下棋的儿子很可能就会从此不再下棋了)。
4. 青少年。他们会很消沉,甚至以否定社会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在这个年龄段,要注意分清他们的行为与普通的青少年的叛逆行为之间的区别)。他们会试着以道德的眼光分辨谁对谁错。由于害怕会进一步被父母抛弃,他(她)变得成熟和独立起来。
5. 18~2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会担心他们的父母(特别是母亲),也会对自己的将来有一点担心,特别是在婚姻方面。在这场危机的风暴中,他们可能已经做出了决定:以后不结婚或者不要孩子。

其他影响
性别也有影响,如果父母在子女学龄前或青春期前离异,通常男孩的情况会比女孩的坏得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继续和母亲住一起,女孩看来很容易就恢复过来,而男孩却不一样,好像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男性角色。但如果离异是在子女青少年时期发生的,这个时期是女孩子开始希望获得男人注意和关心的时候,那么家长的离异会使她们在交际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她们特别害怕男生的欺骗,或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
最后,在家中的排行可能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额外的压力。长子长女觉得不但有责任去照顾父(母)亲,还要照顾弟妹。最小的儿女可能将自己在适当年纪师应该的离家独立视为对父母的又一次背叛而不愿离开。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经历过父母离异的孩子,在他们最需要父母——他们最重要的亲人的照顾时,却没有得到他们的关心与指导。父母在离异前后通常不能照顾好子女,父(母)亲自己都觉得没有了自尊,有的只是无助感与怨恨,认为是孩子拖累了自己,这使得他们对孩子的需要变得迟钝起来,也没有在亲子关系中获得快乐,绝大多数人都要2~4年时间才能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以适应离异后的新生活模式。当然,也有一些人从此陷入自责或痛苦的漩涡不能自拔,不能重新与人相处融洽,难以重新拥有一个独立的新生活。他们继续停留在往日的痛苦当中,还把孩子当作前配偶的化身来发泄愤怒,而原本他们应该是以对孩子的爱而不是怨恨作为出发点去照顾孩子的。
父母很担心自己的离异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的伤害。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情感上的障碍,但其实没人能分得清那究竟是离异前家里的吵吵闹闹,还是分开时的伤害或是离婚时的打闹引起的。离婚不是一件只在某个特定时期发生的瞬间事件,家庭气氛紧张和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影响可贯穿他们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那些父母互相扯皮,不想抚养孩子,不想看望、照顾孩子,不想支付抚养费,他们的子女是最痛苦最可怜的。如果在离异后由痛苦和怨恨主宰了婚后的关系,而子女只是简单地被告知父母要分开,父母并没有从精神上去理解和支持子女,子女仅被要求作为一方的小间谍和小同伙,与另一方发生关系就会受到责骂或干涉,或者觉得自己被遗弃了,该为父母的离异背上责任,那么,她的心灵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但如果父母已经为离异后孩子的心理影响、社会后果、经济问题作好了准备,对孩子们表示理解并提供保障,那么,在离异后双方都会与孩子们维持良好关系,获得抚养权的父(母)亲鼓励另一方与孩子保持接触,孩子们心灵受到伤害的机会就会少的多。离异后夫妻保持高质量的关系可极大地减弱离婚带来的影响。
父母如能搁置冲突,平息怒火,分开的父母能与孩子保持联系,使孩子背后有亲朋照顾支持,孩子们的被遗弃感就没那么强烈。当然,孩子们原本具有的性格能力、处世态度和技巧将给他们自己不可限量的帮助。不过,千万不要希望他们对父母离异的种种感受在几天、几星期或几个月之内就会消失。
今天的孩子们对身边其他人的离婚不陌生,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离婚这一观念和事实,人们都能比较客观地去对待了。但是,离婚太普遍了,也很微妙地使得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孩子们经常会问自己:“什么导致爸爸妈妈离婚了?”“如果我表现得不好,他们会离婚吗?”可能你自己的孩子就问过你:“你和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2-01 04:57
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2-01 04:57
没办法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父母离婚后,孩子喜欢与父母吵架,怎么办? 目前开通的天津地铁!我想从红磡领世郡去天津东站 离婚后孩子如果恨我怎么办? 坐902在哪下车倒地铁2号线到天津站 ...会在孕期涂抹妊娠油来预防妊娠纹,这个对于妊娠纹真的有用吗?_百度... 中国银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营业部地址在哪坐哪辆公交车能到 请问一下关于咖啡的励志句子 你喜欢的影视剧里哪个妃子最形象? 你觉得奥特曼系列里面演得最形象的是哪个角色? 晶振的原理是什么? 是否配合医保部门审核和监督检查 哪些省份教育最好? 莆田跆拳道 硅晶体与硅单质的区别 莆田跆拳道馆 学校空调、午休开始收费,这些本该免费的东西为何都开始收费了? 宿舍空调租赁费合理吗? ...型的毒品是:___。 (多选题)a 大麻 b 安非他明 c K粉 d 摇头丸_百 ... 苯丙胺化学式 有没有知道男主叫傅斯年女主叫季半夏 从天津复兴门地铁到天宫院地铁站 双方离婚.孩子出了事.然后爸妈相互推卸责任.我该如果去安慰那个女孩... 一人有限公司是否必须追加股东诉讼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数学定积分求导的问题,已知导数求原函数的。 绿豆熬饭怎么容易熟 孔子跟颜襄学的什么 孔子跟颜襄是什么关系 最好的保养方法拜托各位了 3Q 静电房所用地板怎么样的拖车轮子 有手机号和密码,没有 短信验证码,怎样才能查询详单 苏州市各大景点像虎丘留园拙政园等离得远吗?(我想自己去游玩不知如... 厉的笔顺是 怎么样才能不用短信验证码 如何和女生聊天的开场白 如何不用短信验证码查看移动话单? 约会女生有哪些软件? 为什么女朋友不是处女,要装成是处女,本来年就不在乎这个,现在觉得这个... 为何装处女? 现在的女孩子为什么已经不是处女了还要装成是处女呢? 我女朋友装非处为哪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