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法棍的起源是什么?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9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2-06-18 09:26

法棍(Baguette)是由19世纪中期,奥地利维也纳的面包工艺传承下来的。那时,一种叫做deck(厚底板)的烤炉开始被广泛使用。烤炉通常高于400华氏度(204摄氏度),蒸汽的注入使得面包外皮在被加热充分之前就已经开始膨胀,最后形成一个又轻又有空气感的面包。

1920年,法律开始规定面包师不应该早上4点之前工作,这就使得当时人们在早餐时食用的圆形面包难以完成制作,而这个问题被后来出现的细长的法棍解决了,因为它的准备和烘焙更为迅速。

扩展资料

法棍的特色:

法式长棍面包的配方很简单,只用面粉、水、盐和酵母四种基本原料,通常不加糖,不加乳粉,不加或几乎不加油,小麦粉未经漂白,不含防腐剂。

法棍的特色是表皮松脆,内心柔软而稍具韧性,越嚼越香,充满麦香味。食用法棍也不似法国大餐那般烦琐讲究,只需伸出左手捉住长棍,五指钳紧,然后右手跟进,卡住面包的尽头,再然后左手下旋,右手上旋,将面包拧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式长棍面包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2-06-18 09:26

“Long comme un jour sans pain”这个是法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没有面包的日子漫长难熬”这足以证明面包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地位。

法棍的起源至少有三种猜测:

第一种猜想来自拿破仑军队中的面包师。欧洲人喜食面包,拿破仑时代,他率领军队四处征战,面包自然是随行军粮的重要部分之一。但在当时,欧洲的面包基本都是圆形的,特别不方便将士们携带,于是,面包师灵机一动,以刚刚可以塞进军装裤腿里的尺寸,将面包制作成长棍形。这样,将士们便不用再为如何携带面包而费神了。这个故事主要是把法棍和法国人敬爱的拿破仑*在一起,名人加上这么典型的食品,就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种猜想源于法国在1920年1月颁布的一项法令:面包师不能在凌晨4点之前工作。这下可苦了面包师们,传统面包的做法从发酵到烘焙,都用时较久,各种繁杂的工序做下来,耗时十分长,凌晨4点再开始做很难完成。于是,他们便引进了维也纳一种简单的面包的做法,用最简单的材料与流程,制出了“法棍”,并迅速风靡。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太被法国人认可,因为他们觉得法棍的创造是来自法国人自己的发明,而不是引用了维也纳的方法。

第三种猜想来源于巴黎修造地铁时代。施工的工*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格,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聚在一起,打架斗殴成为常事。打架倒还好,危险在于,大家吃的基本都是传统的圆面包,为了切面包,几乎人人都随身携带一把刀。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当时的法国地铁的监管工程师便要求工地面包师制成可直接用手折下来而无须用刀的棍子面包,“法棍”应运而生。

法棍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不单是法国自己的功劳。制作这种面包所用的厚板烤箱,据说由奥地利人August Zang引入法国。所以有些人将法棍的发明也归功于他。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2-06-18 09:27
法棍(Baguette)是由19世纪中期,奥地利维也纳的面包工艺传承下来的。那时,一种叫做deck(厚底板)的烤炉开始被广泛使用。烤炉通常高于400华氏度(204摄氏度),蒸汽的注入使得面包外皮在被加热充分之前就已经开始膨胀,最后形成一个又轻又有空气感的面包。

1920年,法律开始规定面包师不应该早上4点之前工作,这就使得当时人们在早餐时食用的圆形面包难以完成制作,而这个问题被后来出现的细长的法棍解决了,因为它的准备和烘焙更为迅速。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