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世界历史古代战争阵法详解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38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0-04 22:20
“阵”是存在的,阵法是一种战斗队形的配置,在古代战争短兵接战的条件下,为着要求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和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很讲求阵法,代有传书。按照我国对古代军阵进行钻研的军事学博士金玉国对“阵”的定义如下: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得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换句话说,阵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和组合。最早的阵应该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之中。在我国奴隶社会中所使用的阵,在今天已经大多数湮没在岁月的流逝之中,我们仅能通过古代典籍来对当时的阵进行模拟、研究。。。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些典型的或者机在比较详尽的阵法。。。

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将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战和火战的战法,不是单纯的战斗队形,所以孙膑十阵实际上只有八种基本的战斗队形。。。

方阵:方针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就是说方阵*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

圆阵: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金鼓旗帜部署在*,没有明显的弱点。

疏阵: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方阵圆阵等均可疏开为疏阵。疏阵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树旌旗、兵器、草人,夜间多点火把,以少数的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

数阵:数阵就是密集的战斗队形,集中力量进行防御和进攻。

锥形阵: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雁形阵:所谓雁形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的战斗队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伸出一样,是一种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但是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而向后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则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如果两翼是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则在静止时,可获得处于*步兵的保护与支援,而又可发挥进攻骑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亚历山大在印度进行的会战就是近似于这样一种队形。

钩形阵,钩形阵正面是方阵,两翼向后弯曲成钩形,保护侧翼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攻击后方指挥金鼓之所在。

玄襄阵: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数旗帜,鼓声不绝,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使用各种办法欺骗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蛮之后之后,蜀军的主要作战对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地域主要为山地,而蜀国缺乏马匹,于是诸葛亮排练“八阵图”。

八阵实际上是三国时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阵法。孙子有八阵,孙膑在《孙膑兵法》中也有《八阵》篇,到了东汉作战训练中普遍使用八阵。诸葛亮从蜀国步兵为主力等实际出发,在原有的古八阵基础上创新真的阵法,绘制阵图,最终形成“八阵图”,用以训练蜀军。

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这就是阵图。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据说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留的八阵图,结合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进行合理模拟,现代兵家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八阵都具有八个小阵分布在*的中阵四周的八个方向上,八阵的*是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这就是中阵。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代号。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阵数有九”的说法,所以宋代还有将八阵叫做九军阵。

而每个方向的阵编组为六小阵,中阵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有六十四小阵,正好符合鱼腹江垒石遗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游骑构成的二十四小阵,一共是八十八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 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组成,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有时排列顺序也不同)八阵为了迟滞敌人进攻,发挥蜀军弩兵的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就是,这样复杂的诸葛八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以前为后, 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说八阵是一种防御性质的十分保守阵型。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同样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采用八阵进行作战毫无关系。

但是个人认为以上仅仅是诸葛八阵的基础或者原型,因为依靠这样一种僵化的阵型,以蜀国薄弱之力与曹魏抗衡几十年无大败,就仿佛并不可能,而与其传颂了千年的诸葛八阵地位也不相称,而且作战地域属于山地环境,而八阵更适合于步兵在平原作战。。。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八阵应该有许多变化,当阵地上有沟坎,林木等*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行军时,进攻时应该有各种变阵,不过由于资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究诸葛亮八阵相当的困难。。。而且个人认为所谓诸葛八阵不仅仅是作战阵型,而是通过“八阵图”的训练,将蜀军作战指导思想、编制、训练等渗透给蜀军。。。
而唐代的李靖则是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所谓六花阵,就是像“六出花”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右虞侯军,据《李卫公问对》记载,六花阵有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等阵型,这五种阵型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诸葛亮的“八阵”,还会有各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宋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自身又缺乏足够的数量与质量的骑兵,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以,历朝历代中宋是最重视阵的朝代了。。。不过,宋代实行的是“将从中御”,每次将领出征,皇帝必然“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为了更好的控制领兵出战的将领,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将帅阵图,在深宫中规定前线的具体战法。所以,北宋统一之后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而自宋以来,阵型的发展逐渐趋于保守。《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的阵型主要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和本朝八阵。。。

常阵:北宋军队征战,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型,被称为“常阵”。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它包括以下诸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

先锋阵,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前锋部队类似于现代的前卫部队。前锋的任务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因此北宋也同历代一样,“选精兵,置先锋阵”。

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此阵由“骑将一员统之”。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为应援”,以制敌“奔突”。

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马、步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纵队)或方阵。排阵时,“以步军*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当阵面联布、木拒马,或间以大车,谓之‘阵脚兵’”。而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同时,“一阵开四门,骑兵居其中,候出战,即开门放战队出”。总之,主力是以“车营”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敌“戎马突驰”的阵势。需要出战时,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

前阵: 是部署于“中军大阵之前”的奇兵。《武经总要》说,“当敌以正阵,决胜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应,则常胜而无败”。。。《武经总要》还引述风后握奇图和辽军布阵之法,认为奇兵数应占大阵兵数1/3左右。

东西拐子马阵: 这是直接保护大阵的一种布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阵,是鉴于“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此阵兵力数目,也是量大阵兵的人数而为之,且临时抽拣而成。

无地分马: 是中军大阵所控制的机动部队。布置在“大将军营阵”的四周,“备缓急驱使”。其兵由各指挥(营级单位?)所组成的战队里抽调。机动部队的多少,“临时分置,无定数”。

拒后阵: 亦称“殿后”,是由后卫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布阵于中军大阵之后,以防敌人从后面袭击。宋人认为,在“军阵之制,粮道居后”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粮道断绝”,布拒后阵很有必要。《武经总要》说,宋太宗对辽几次作战的失败,都与“粮道”被敌“断绝”有一定关系。因此,从真宗开始,则注意置“兵殿其后”,以便“缓急用之,无腹背受敌之患”。

策殿后”阵: 是由策应殿后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它在拒后阵与主力之间布阵。

平戎万全阵: 是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制作并授予大将军的,所以颇受重视。平戎万全阵是由前后左中右五军组成,约十七里见方的正方形大阵(个人认为此方阵如此拓展纵深,可压缩敌人骑兵机动的空间)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阵势的*,加强战车,组成三个车营增强步兵的防御能力与攻击能力,把骑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大阵。。。这是一种保守的防御阵型,达到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可在平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目的。

中军大阵由三个方阵排列而成,是全阵的主力。。。每个方阵周长二十里(折合360步×20=7200步)。每五步为一“地分”,每“地分”用大车一乘,步兵二十二人防守,另有无地分兵(即机动的预备队)五千人居方阵中,每方阵共用步兵三万六千六百八十人。三个方阵共十一万零四十人,另外加望子(即观察兵、陈望哨兵)二百四十人,总共步兵十一万零二百八十人。。。

前阵与后阵(即前锋与殿后),各两列骑兵。。。前列骑兵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名骑兵。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一千八百六十名骑兵。两列共四千九百六十名骑兵,另加探子(侦察)四十名骑兵,总共五千名骑兵。前后两阵共一万名骑兵。。。

东西稍阵(即左、右翼),各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名骑兵,共六千二百五十名骑兵;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骑兵。每阵共一万名骑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骑兵,总共二万零六百五十名骑兵。。。

平戎万全阵,所用兵力共十四万零九百零三人(主力步兵十一万零二百八十人,前、后、左、右各阵骑兵三万六百五十人),另外还有用作车营防御的大车一千四百四十乘。该阵中军大阵的正面宽约十七里(每个方阵正面与纵深各五里,方阵与方阵间隔一里);前后两阵每队正面六十五步,正面共约一十一里零七十步(65步×62=4030步,折合11里70步);左、右两阵,每队占地五十步,正面共约十七里一百三十步(50步×125=6250步,折合17里130步)。。。

本朝八阵:据《武经总要&S226;本朝八阵法》记载,北宋所谓的本朝八阵,系指方阵、圆阵、牝阵、牡阵、冲方阵、罘置阵、车轮阵、雁形阵共八阵。。。

八阵所用的兵力和编队参照了李靖阵法。。。即:每种阵均用马步军共一万四千人列成。其中,步军编为二百队,每队五十人,计一万人;马军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计四千人。每种阵,都按唐代军队那样,区分为中军、左右虞候、左右和前后共七军。各阵阵中“每十人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一卒占地二步,一马纵广二步”。“本朝八阵”除圆阵(因与车轮阵同形异名)外,《武经总要》中均附有阵图。各阵图中兵队的名称,沿袭唐朝。。。图中的“驻队”,即北宋的“阵脚兵”(所谓阵脚兵,就是这些兵力是为了布阵的初期,占领足够地域,防止敌人冲阵,保护自己从容布阵的,而在布阵完成之后则是保持阵势的形状而存在,往往由弓弩手为主力构成,我们听评书或者看旧小说中,往往有弓箭手射住阵脚之说,就是为此);图中的“战锋队”、“战队”、“跳荡”、“奇兵”,就是北宋的阵内战兵及无地分兵。。。图中的七军名称也是沿用了唐朝的军事语汇,比如:右虞候、右军,即北宋的先锋、策先锋将;前军、后军,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将;左虞候、左军,即北宋的殿后、策殿后将。

北宋的本朝八阵名曰八阵,但因圆阵与车轮阵本是同阵异名,故实际仅有七种阵。综观这八阵阵名、七阵阵图和《武经总要》所作的说明可以看出:八阵的阵名,都与前代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各种阵形的排列方法上,则与前代有本质不同。古八阵,都是军队主力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宋所谓的“本朝八阵”,除了圆阵与车轮阵以外主力总是列成对四周防御的方阵,只是以一少部兵力,在主力方阵的前后左右,作些象征性的变化,用以附会象征古意,这和古八阵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本朝八阵可以说是一种变了形的方阵。。。

前代八阵虽然也有防御队形,但主要的还是进攻队形,而宋的“本朝八阵”,从实质上看,通通变成了的四面防御队形。也就是说,各阵的主力仍然未脱离单纯防御的模式,与其前代军队的进攻精神无一继承。这种情形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与北宋采取单纯防御的的保守军事思想有关。

当然,这和当时所面对的威胁也有关,因为宋代与前代不同,缺乏骑兵,而又面临机动性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士,所以两翼和侧后方向总是遭受威胁,方阵圆阵等面向四面防御的阵型确实是防御骑兵迂回包抄,而古八阵以主力设置为雁形、锥形等阵形,是一种面向某一方向的进攻阵形,侧翼的防御大大减弱了(实际上, 个人认为古八阵是一种组合的阵型,个个部分排列成古八阵,然后再组成一个更大的阵势。。。其中,还应有各种阵型之间的变化方法,不过今天已经都不可考,而这些东西才是我国古阵精髓之所在,穷究与各阵型的排列方式与形状,只不过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不过是我国古阵的皮毛而已。。。),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使用步兵排列的阵形向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进攻仿佛并不可能,因为战况不利的时候,骑兵可以随时脱离战斗,或者迂回进攻侧后方向,所以说,采取方阵或者圆阵的阵形在野战中对骑兵进行防御还是合适的。。。宋的本朝八阵错就错在不应该搞这么多花点,如果方阵能够奏效的花,干嘛把事情复杂化,非得搞出个不伦不类的八阵呢。。。看来这也是脱离了实际战阵文人的产物。。。当然也不排除《武经总要》的阵图不准确的可能。。。

宋军中骑兵十分缺乏,只占全军总数的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李卫公问对》中,李靖主张在骑兵营地设置木马,以利于骑兵训练上下马,真不知道这是因为缺马还是因为习惯如此,不过可能是现代鞍马的来源也说不定)。。。最高曾达十之*无马.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另外宋马体形较小,一般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为了对付游牧民族骑兵,宋代在阵形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企图在野战中以步抗骑。。。两宋时期个人认为有两种阵形值得一提。。。那就是宋代的弩阵和叠阵。。。

戚继光鸳鸯阵:12人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这一阵形,最前为两个牌手,分别是长牌手、藤牌手(其中一个为队长),然后是跟着狼铣手两名、再次是四个长*手,最后是两个短兵手。。。作战时以藤牌防护远程射击兵器(这时候牌手面向敌人,其余人排成纵队,其余人躲在牌手后面,),以狼铣为进攻主力,以长*取人性命,短兵是防止敌人进身,或者长兵疲惫时进攻的。。。鸳鸯阵的再抗倭战斗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鸳鸯阵是最基本的阵形,还有许多变化。。比如

成两伍纵队的鸳鸯阵,这是基本阵;

由鸳鸯阵变化的两仪阵(两伍分开);

大三才阵横队,就是把两伍并列的队形变成横队,队长持牌居中,左右各一 狼铣,狼铣左右为两长*拥一牌(实际上这还有其他伍交错排列),短兵在后。。。这是为了在比较宽的横路上战斗运用的;

小三才阵横队,“狼铣居中,左右各一长*,长*左右短兵和牌,一伍平列”,这是在窄路上采用的阵形;
一头两翼一尾阵,把参战部队分成四部分,最前者为头,是正兵,主要的进攻部队;两翼为奇兵,保护头的侧后方向,在适当时机进攻敌人的侧翼,尾是策应部队(相当于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任意方向。。。

至于您说的什么马其诺方阵,这真没听过,马其诺防线是一战时法国的一个很强大的防守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共造成法军近500万人的死伤,战后,惨痛的教训使法国民众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中,那就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再次侵略。在这种背景下,一条长约700公里,耗资近50亿法郎的军事防线建成了。这就是以当时法国战争*安德烈·马其诺的名字命名的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但就是这样一条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却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马其诺防线始建于1929年,建成于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长达700多公里,这一构想,恐怕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可与之相比了。马其诺防线工程之浩大简直超乎想象,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则有1533个之多。工程总土方量为1200万立方米。来自法国殖民地的大量劳工日夜劳作,从1929年到1935年,总共用了6年时间才将工程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 此外,马其诺防线技术之先进也令人叹为观止。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专门的牙医诊所,应有尽有。最能体现马其诺防线技术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挥系统了。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进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轻易完成。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潜藏着一门大炮。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这一连串的动作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存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可以保证士兵坚守3个月而无需出洞一步。为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建设者们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于,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接插到马其诺防线的背后,同时兵临巴黎城下。而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居然没有向首都方向抽调一兵一卒,还在顽强地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而你所说的乌龟阵是指要塞十字军东征当中由工程师造的大盾和雇佣的弓骑兵编在一起,利用大盾来抵挡远程火力的一种阵型.优点是机动力较好,不怕弓兵,弩兵等远程兵种,可以有效保存弓骑兵.缺点是造价较为高昂,比较惧怕刺客,骑士等近战兵种近身.适合在攻城时火力支援,用最小代价消灭对方塔上的远程兵种.   另外,只要是弓箭手或者弩兵和盾在一块,都叫乌龟阵。进攻敌人可以控制敌人的塔楼用攻城塔,以便于弓箭手和盾牌上塔楼。   可以用弩兵乌龟阵和巨火弩乌龟阵慢攻敌人,但是消耗时间却很长。弓箭手乌龟阵的话,跑都来不及。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0-04 22:21
是马其顿方阵吧,据说是亚历山大亲自创立的阵法,将重步兵排在方阵外,锱重放置在方阵内,骑兵位于两翼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0-04 22:21
四武冲阵《六韬》有记载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中国古代战争史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以水代兵的战例? vivos1如何删除代办健康码 探探怎么取消订单VIPOPPO手机 梅花象征着那些人和它们的志向作文500字 2017遗爱湖梅花小学生500字作文 五年级借物喻人梅花的作文五百字数 写梅花借景抒情的一篇小短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朵花一一梅花五年级作文5oo字 我最喜爱的花——梅花,作文描写样子的500字。我急用。 写梅花的作文500字, 关于冬天,梅花笑了的作文 500字 带有象征手法描写梅花的作文500字以上 名叫《冬天,梅花笑了》的作文500字 写花的作文,500字的,分5自然段,第一个自然写花的特点第二个自然段写形状,第三写颜色,第四写味道 我爱你 腊梅作文 希望要500字左右啊,最好是在晚上没有出现过的啊! 为什么空调关不了机? 怎么把图片改成文件夹图标 怎么能把自己喜欢的图片变成桌面图标 如何把图片改成文件夹的图标 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战役,是哪些呢? 苏秦,张仪,和管仲,乐毅,的人生有何不同。 双开助手里面的微信怎么能安装在桌面上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惨烈的10个攻城战战役是什么? 韩信一生中有哪些重要战役 古代战争史上克服艰难地理环境远征突袭的经典战例有哪些? 古代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在古代战争史上,有哪些战役是必败却还义无反顾参战的? 国内外古代战争史的书籍 春秋战国时期出自河南的谋士有哪些? 求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白起真的坑杀了四十万赵卒吗? 周瑜的军事能力在三国属于几线? 三线小城“襄阳”为何敢称“华夏第一城池”? 晋文化包括那些主要内容(从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方面作答) 关于烈焰飞雪国王 有没有免费的物业公司年终总结PPT 命里有时终须有下四句是什么?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下一句是什么?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时莫强求"谁知道下两句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