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 问答5 问答50 问答500 问答1000
网友互助专业问答平台

楷书盛行于哪个朝代?

提问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34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656858193@qq.com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1-14 13:30
楷书又叫真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之一,按照朝代分他它包括魏碑和唐楷,按照大小可分为大楷、中楷和小楷。因为楷书字型规整,适合作为初学者的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

楷书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最初形成于东汉时期,而据史*载,最早楷书是由王次仲所创造。

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书断》中说: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中初,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王次仲是东汉时期的人。

而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书迹来看,最早的楷书当属被称为楷书之祖的钟繇的楷书,钟繇字元长,三国时期魏国人,善书法,尤其是楷书。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被称为“五表”的小楷作品《力命表》、《贺捷表》、《宣示表》、《调元表》、《荐季直表》。虽然真迹早已失传,但是从现存的宋拓本中依然可以一睹“楷书之祖”的风采。

我国的楷书,虽然在东汉时期已经有萌芽,但是真正文人化的楷书的出现还是在魏晋时期,楷书从民间萌芽走向书法正统,作为一种时尚被当时的文人士大所学习。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钟繇了,他是一位非常勤奋好学的书法家,说他勤奋是因为他学习书法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睡觉的时候在被子上画字、和人聊天的时候在地上画字,每次上厕所都很久出不来,因为他在厕所练习书法呢。

说他好学,是因为他曾经为了一部书法秘籍,钟繇的《笔法》,派人把韦诞的墓给盗了。他在书法上善于思考、勤奋努力,最终总结创造出我们现在使用的楷书,名留青史。

钟繇创造楷书以后,王羲之又加以改造,把钟繇楷书里的隶书的笔画全部去掉,是楷书完全成熟。到了唐朝,楷书达到它的鼎盛时代,出现了很多楷书大师,比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等。

总之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1-14 13:31
楷书有两义:一是指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书。唐张怀《书断·上》云:“(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孔子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式。’”①这样看来,所有有法度的书作都是可以称为“楷书”的。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卫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是八分为楷也。又云‘伯英下笔必为楷’则是草为楷也。”现在,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这种意义上的“楷书”,而是它另一方面的意义,即作为汉字的重要字体之一,亦称“真书”、“正书”或“今隶”。它产生于东汉末年,是汉隶结体与章草笔法结合的结果。即保持汉隶结体省改其波磔,增加章草的钩、而成的。至三国时期,钟繇擅“章程书”即是这种字体。由魏而晋,经过王羲之等书法家在书写实践中改变体势,创立法则,遂与隶书完全分流成为两种字体。明张绅《书法通释》曰:“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者,盖即隶书也。但自钟繇之后,二王变体,世人谓之真书。”

楷书名义的确立,确实需要进行一番探索。有人提出:“‘正书’,又称‘真书’,到元代刘有定、郑杓的《衍极·并注》中始称之为‘楷书’,至今随之。”②这实在是把楷书名义的确定说得太晚了。文章还说:“因为‘正书’本来就叫‘隶书’,所以汉末‘正书’大炽时仍叫‘隶书’,而且一直叫到宋代。”而徐邦达先生《五体书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1-14 13:31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1-14 13:32
楷书盛行于唐朝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3-11-14 13:32
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