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品鉴了来自云南网友的大雪山茶,这款2019年的生茶,产自临沧大雪山,具体是哪座并未问及。大雪山区域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因此能找到优质茶的概率并不高。在此前测评中,网友寄来的几款大雪山茶,口感一般。这次,我们来评价一下这款大雪山生茶。
入口时,微苦感即刻显现,甜味恰到好处,茶汤在口腔中呈现一定厚度,表现出不错的口感。好茶在初入口时就能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感觉你们自己也能体会。第一泡即有回甘和生津,这表明这款茶品质上乘。接着,第二泡甜度更佳,带有一丝冰糖般的甜味。轻微的酸味在舌头上刺激,引出生津感,正常现象。香气在今天昆明下雨的天气下略显不明显,这可能与空气湿度大或气压低有关,茶的香气仿佛被封印住。同一款茶在不同天气下口感会有差异,这是事实,并非玄学。这一泡继续呈现微苦,涩感较低,汤感粘稠,展现出良好的茶质。
喝过大雪山(如勐库大雪山的古树)的朋友们会发现,优质大雪山茶往往带有苦底。有朋友反馈大雪山茶口感一般,要么是没品到优质茶,要么是商家为了迎合市场,将大雪山当作名山头茶销售,导致价格亲民,口感接近,形成了一种市场反馈与商家行为之间的循环。优质的大雪山茶因此越来越稀缺。我曾在几年前的同行店里品尝到过优质的大雪山,但近几年,即使是同样的店铺,只能品尝到小树茶,我并未戳穿。
喝到第六泡时,茶汤稳定性好,回甘、生津等口感特征明显,余韵悠长。观察叶底,红梗比例略高,但这对我的评价影响不大,因为只要是深山里的茶,运输过程中的捂制或自然条件都可能导致红梗的产生。不以叶底红梗评判茶叶品质,也不以叶底碎度来决定其好坏,关键在于整体口感与品质。总的来说,这款大雪山生茶表现出色,超过市场上70%的大雪山茶。
原料方面,大概率是混合采摘自同一片茶地的古树和大树。通过口感记忆而非仅凭叶底判断,我能辨别出大雪山古树茶与混采茶的区别。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