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是中国第二级行政区划,因其行政级别为地区级别的“市”,故称“地级市”。地级市的行政建制始于1983年,取代了之前的“省辖市”称呼。例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和唐山市均属于地级市。
省辖市是过去行政区划中的称呼,指的是隶属于省或自治区的“市”,实际上与地级市相同。根据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因此“省辖市”即为除直辖市外的地级市。例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等。
市级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中的一种,指的是省、自治区所设的地方行政单位,行政地位低于市的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术语,“市级县”还未正式固定下来。例如,许昌市下的长葛市。
县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名称,属于县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其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直辖市没有县级市,个别县级市由省级行政区管辖。例如,禹州市和长葛市。
县级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由镇升格而来,二是由县、区(市辖区)改制而来。前者面积通常较小,一般被称为适域市;后者面积较大。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多数“市”均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市级县即将成为新的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地位低于市的县级行政区。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多数“市”均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省辖市”作为行政区划和城市看待,其行政区划包括市辖区,涵盖城市的服务功能郊区。尽管“省辖市”的行政地位不低于地级市,但在官方统计中,它与地级市和地辖市一同列为“市”,并未作为地级行政区进行统计。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大陆的地级市数量趋于稳定。截至2015年6月,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地级市占据了87%,已逐渐取代自治州、地区和盟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此外,副省级市也属于地级市范畴,但其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高于普通地级市。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