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5-02-06 12:07
我最喜欢的人物非孙悟空莫属。身份不凡的他,从仙石中迸裂而生,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就连玉帝也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精华所生。”
刚出生就不一般的他,决定了他一生都不平凡。自封为王,叫美猴王,称作齐天大圣。紧紧接着的是拜师傅,学本领,闹天宫,闯龙宫,闯地府、斗神仙、斩妖魔。可以看得出孙悟空多么乐观、机智、坚定。因此,他也成了《西游记》的一大看点。
孙悟空在威严的天宫下,也敢于与天兵天将一决雌雄;李天王率领十万天兵与他对峙,悟空仍是有勇有谋,毫不畏惧;在三打白骨精中,他又善于钻入敌手肚内制服敌人;在与二郎神中的对战中,孙悟空变幻莫测,简直是神通广大。
无论从孙悟空的身份、称号、事迹、性格还是本领来看,都是十分一流的。
收起
热心网友
回答时间:2025-02-06 12:12
三打白骨精是孙悟空情欲不可抑制的集中体现。唐僧一再念紧箍咒,孙悟空也几次发誓戒杀,但一遇妖魔,不论忍受多大痛苦,他也要发泄自己的好斗本性。唐僧要赶他去,他出的价钱是只要唐僧退下金箍儿,他就“快活相应了”。收红孩儿时,菩萨要孙悟空留件东西做抵押,他指着头上的金箍说:“情愿退下,将此为当。”直到成了正果授了封号,孙悟空的第一个要求仍然是:“趁早念了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孙悟空念念不忘的这个强烈愿望,难道不能说明他仍然保持着不受任何束缚的反抗性格吗?一方面是拼命束缚,一方面是拼命挣脱束缚,它具体形象地体现着情与理的斗战,也反映了明代不愿忍受理学束缚的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