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七年(1180年),敖陶孙以乡荐第一的身份崭露头角,被誉为“律赋传海内为式”,受到豪族名门的追捧。不久,他进入太学,展示了他的才华。在庆元五年(1199年),敖陶孙成为了龙榜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先后担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等职务。
然而,因与理学家朱熹的交往,敖陶孙触怒了权臣韩侂胄,被迫化名逃亡,隐居于福清东塘(瑞亭村)。韩侂胄倒台后,敖陶孙才得以恢复原名。在明洪武时期,敖氏后裔在东塘建起了敖氏宗祠,尊敖陶孙为始祖,他的事迹也被后人传颂。
敖陶孙出身江西,才华横溢,少时即有远大志向,文章才情出众。他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外表却低调谦逊,被誉为“胸蟠二万卷,笔落五千言”的才子。他对亲人的孝顺、对弟弟的关爱以及与妻子昆山沈氏的相敬如宾,都展现出他的高尚人格。尽管生活清苦,但敖陶孙仍坚持节俭,晚年选择深居简出,只与林公遇、李韶、刘克庄等同乡好友交往。
在南宋历史中,敖陶孙的名声因他的才华和品格而逐渐传扬,尽管早期历史中显得较为沉寂,但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子孙的骄傲与激励。
敖陶孙(1154—1227),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南宋著名学者、诗人兼诗论家。福清人(一说是长乐人,有误。《福建省情资料库》说是闽县人,亦有误)。清乾隆《福清县志》载:“敖陶孙,字器之,东塘人”。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