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临床专业中,医学生需要掌握的四大穿刺技能包括胸穿、骨穿、腰穿、腹穿。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四大穿刺的用途、适应症、禁忌、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胸穿
胸穿,即胸膜腔穿刺,是将穿刺针通过肋骨间隙刺入胸膜腔,以抽取胸腔内的液体。在结核等病理情况下,胸穿用于治疗大量胸水,通过抽取胸水进行相关检查,以鉴别胸水的性质,如癌性胸水、结核性胸水等。胸穿既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简单且有效。
适应症包括外伤性血气胸、诊断性穿刺以及胸腔积液。
禁忌症包括病情垂危者、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操作中需注意避免空气进入胸腔,保持胸腔负压,一次性抽液不宜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量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等。
骨穿
骨髓穿刺术是通过采取骨髓液来检查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主要用于诊断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同时,骨髓穿刺也可用于某些寄生虫病的检测、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检查以及观察疾病的疗效。
禁忌症包括血友病患者、局部皮肤感染及肿瘤患者。
操作方法包括选择穿刺部位、体位调整、消毒皮肤、麻醉、穿刺等步骤,最后在抽吸骨髓液后应立即涂片检查。
腰穿
腰穿主要用于了解颅内压力、脑脊液循环通路是否通畅,留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脑血管意外等。操作方法包括患者体位调整、消毒、麻醉、穿刺以及测量压力、留取脑脊液等。
禁忌症包括颅内压升高患者、休克、局部皮肤炎症、出血性疾病患者。
腹穿
腹穿是用穿刺针经腹壁刺入腹膜腔,用于检查积液性质以协助明确病因,诊断腹部钝器伤患者的内脏穿孔,以及对门脉高压患者进行放腹水治疗。操作方法包括选择穿刺点、局部麻醉、穿刺抽取液体以及注意事项等。
禁忌症包括颅内压升高、休克、局部皮肤炎症、出血性疾病患者。腹穿操作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腹腔感染。
以上四大穿刺技能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医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对于确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