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元朝,当时属寅宾坊、穆清坊。明朝时期,该区域则被称为南居贤坊、思诚坊。清朝时,该地区属于正白旗。民国时期,东四牌楼区被分为多个办事处,包括宝玉办事处、东水车办事处等,隶属于东四区。1958年9月,这些办事处合并为东四办事处,隶属于东城区。1960年,东四办事处改名为东四人民公社,后在1968年一度更名为东四街道革命委员会。直到1990年10月,东城区人民政府东四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因位于东四而得名。
东四街道办事处位于东城区中部,元代时曾称十字街。明代在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此得名东四牌楼,简称东四。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东四牌楼毁于火灾后,后按照原样重建。1954年,东四牌楼被拆除,但东四作为地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特指东四南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交汇处及周边地区。
东四南大街历史悠久,明代有著名的“四大恒”金店、合芳楼糕点铺及米市、灯市、驴市等。东四北大街则分为东四商业圈和北新桥商业圈,南北两端各有特色。东四三条至八条的胡同及一些四合院保存完好,是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其中东四五条有徐世昌故居,东四六条的崇礼旧宅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四七条有灿公府第、海兰察府第等。东四八条内原有承恩寺、正觉寺,71号院为叶圣陶故居,东四九条内有清代谟贝子府、乾隆大学士李侍尧府等。
东四街道办事处内有瑞珍厚饭庄、吴裕泰茶庄、三友纺织品商场、华侨大厦、隆福广场等著名商家和地标建筑,展示了该地区丰富的商业文化和历史底蕴。
东四,位于北京东城区中部,东四北大街东侧。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又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牌楼随时间消失后,东四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泛指东四南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交会处及附近地区。主要建筑古迹有孚王府、崇礼住宅、南新仓、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段祺瑞宅等。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