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简称,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原理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在变性步骤中,通过高温使DNA双链解开。退火过程中,低温促使引物与单链DNA互补配对。在延伸阶段,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方向合成互补链,此过程在25-35个循环后,DNA会以指数方式扩增。
PCR扩增体系包含模板、引物、DNA聚合酶、dNTPs、Mg2+等组分。模板的添加量、质量和结构对PCR扩增结果影响显著。模板的最适添加量取决于模板的复杂程度、目的基因拷贝数及PCR Mix的模板耐受度。DNA来源多样,包括人类基因组DNA、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及λDNA等,其添加量需根据模板类型进行调整。cDNA模板需稀释5-10倍以减少杂质影响。质粒和菌落/菌液作为模板时,需考虑其结构复杂度和杂质含量,选择合适的酶进行扩增。
引物设计对PCR反应至关重要,需考虑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引物Tm值用于评估DNA-DNA杂交链稳定性,合理设置退火温度对于避免非特异性产物扩增至关重要。常用引物设计软件为Primer Premier 5。
DNA聚合酶具有特异性、热稳定性、保真度和合成能力等特性。热启动DNA聚合酶可减少非特异性扩增。Pfu DNA聚合酶等超耐热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适用于富含GC序列的DNA片段扩增。高保真DNA聚合酶通过核酸外切酶活性降低错配率,确保复制准确性。合成能力强的DNA聚合酶适用于扩增长模板、具有二级结构的序列及存在PCR抑制剂的样品。
dNTP的质量和浓度直接影响PCR扩增效率。dNTP应为50~200umol/L,确保4种dNTP浓度相等。过多或过少的游离Mg2+都会影响酶活性,因此需控制游离Mg2+的适宜浓度。
Mg2+作为热稳定D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影响dNTP-Mg2+与核酸骨架的相互作用,对PCR扩增效率至关重要。过量Mg2+会降低酶的保真度,并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多种因素影响游离Mg2+的数量,包括DNA模板浓度、样品中螯合剂、dNTP浓度及蛋白质的存在。
下一期将深入探讨PCR扩增程序、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敬请期待!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