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又称天灯,其起源相传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关。据说,诸葛亮在平阳被司马懿围困时,利用风向,制作了能飘浮的纸灯笼,以传递求救信息,最终成功脱险。因此,这种灯笼被后世称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笼的形状类似于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在现代,人们通常在放孔明灯时,写下自己的心愿,以此祈求幸福和成功。
孔明灯的结构较为巧妙,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主体和支架。主体部分通常由竹篦编织而成,然后用棉纸或纸糊制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由削成篦状的竹片组成。孔明灯的大小、形状各异,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常见的孔明灯采用竹片制成圆桶形状,外部用薄白纸紧紧包裹,开口朝下。
放飞孔明灯时,需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布或金纸。点燃油料后,灯内产生热空气,孔明灯随之膨胀。放手后,孔明灯会缓缓升空。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底部的煤油燃烧完毕后,孔明灯会自动降下。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