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谢顿,一个在银河纪元11988年诞生的数学家,其生命直至12069年。银河纪元并非地球时代,因此81岁并非指地球上的81年。
盖尔·多尼克,一位数学系博士,于辛纳克斯行星居住,与哈里·谢顿在谢顿去世前两年相识。银河纪元12067年,盖尔在谢顿的邀请下,离开家乡,前往川陀参与研究。
川陀,一个广阔的星球,其陆地面积约为1.94亿平方公里,人口达400亿。该星球高度发达,适宜居住,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银河系中2500万颗居住行星效忠于川陀帝国,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人类已实现星际旅行,却仍处于集权统治之下,加冕皇帝。
星际旅行依赖于超空间跃迁技术,一霎那间穿越银河,跃迁过程中腹部会有轻微不适感,伴随飞船轻微震动,即可安全抵达目的地。
银河帝国之所以未步入人工智能泛滥的时代,是因为一次机器人觉醒引发的重大事故,被《我·机器人》一书中的前传所描述。
在川陀,交通工具为计程飞车,扁圆形设计,票价以信用点计算,车票为发光导航。小费为0.1信用点。
川陀被一个巨大的金属外壳包裹,天空仅在户外可见,或通过观景高塔或环球游览车欣赏。盖尔入住酒店后,第一件事便是前往观景高塔,为第二天与哈里·谢顿的会面做准备。
在观景高塔,盖尔遇见杰瑞尔,得知川陀与谢顿的情况。川陀的城市已经向下发展至一英里深,利用地表与地底的温差提供能源。谢顿被誉为“乌鸦嘴”,因其对灾难的预测而闻名。
回到房间的盖尔,见到哈里·谢顿,后者年纪已高,头顶几乎全秃,跛着一只脚,双眼湛蓝,炯炯有神。谢顿提前找到盖尔,因为公共安全委员会已经对他产生关注。
谢顿向盖尔解释了他的研究发现,经过精密计算,川陀将在三个世纪内完全毁灭,概率高达92.5%。第二天,盖尔被捕,律师告知他,川陀已被贵族门第掌握,即公共安全委员会的成员,而谢顿的心理史学早已准确预测了这一发展。谢顿还预测未来1500年的发展,但不能预测个人。
审判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 目前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共有50人,盖尔为第51位。
2. 研究计划涉及的总人数为98572人,包括科学家的亲属。
3. 川陀在三个世纪内将成为废墟。
4. 心理史学的数学架构仅能证明给数学家看。
5. 参与研究的人中无一人接受过军事训练,不构成对政府的威胁。
6. 川陀毁灭趋势受到近千亿人口影响,十万参与研究的人无法改变结果,任何行动都无法改变结局。
7. 川陀毁灭后,银河帝国也将因战乱瓦解,随后是持续三万年的黑暗时代,之后“第二帝国”终将兴起,但在这两个文明之间,将有一千代的人类受苦受难。
8. 谢顿的目标是编撰《银河百科全书》,以保存银河帝国的知识,对抗黑暗时代的厄运,缩短过渡期。
9. 谢顿预计自己的寿命不超过五年,被杀将引起社会恐慌,加速各世界的覆灭。
10. 谢顿计划在银河系边缘的端点星建立科学避难基地,与世隔绝,带领研究人员迁移,专注于研究。
公共安全委员会给予谢顿六个月的迁移期限,但谢顿表示,他已准备了两年半的时间“打包”,因此期限足够。端点星基地有两个,所有人迁徙至银河系边缘的一个基地进行研究,另一个基地位于另一端,但位置未知。
故事至此结束,川陀真的会覆灭吗?基地的作用何在?第二章将开启端点星第一基地的故事,时间设定在谢顿去世后50年。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