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作为985重点高校,其材料学院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硕考研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招生分数线相对较低,稳定在305-315之间,且专业课不存在压分现象,考题难度适中,易于获得高分。学院每年大约招收学硕10-15人(今年为12人,初试过线14人),专硕则年年招不满,这意味着所有初试过线的学生都已确定能上岸,学硕复试被刷者将自动调剂至专硕。专硕每年的招生人数大约在30-40人左右,但实际招生名额仅5个,给考生造成了一定的信息差。考研科目包括政治、数学二、英语一(学硕)和825材料科学基础,难度均不大,小分分数线分别为45.75.45.75。学硕考生只要考到320分以上基本就能稳定上岸,而英语成绩要求并不高。
政治作为学硕必考科目,备考策略相对简单,只需观看两轮网课,考前背诵肖四肖八即可轻松拿到高分。英语备考重点在于单词记忆,无需推荐特定方法。专业课825材料科学基础涉及四门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概论、仪器分析和材料科学基础。建议先学习无机化学概论,它是其他内容的基础,可以通过自学PPT或观看吉林大学徐佳宁老师的无机化学视频学习。无机化学概论内容虽然不难但知识点较多,重点在于结构和元素的理解。物理化学的难度相对较高,如果基础不扎实,建议通过观看课程学习,如搜索天津大学刘俊吉老师的物理化学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是学院的新兴课程,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多翻看PPT,并对每一个单元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这门课程是试卷中最重要的部分。
考试策略方面,考生应把握好时间分配,不要在某一题上停留过久,以免影响整体答题速度。复试线一般在305-310分之间,只要超过这个分数线,基本上就能确保进入复试,而复试结果往往能决定最终排名。复试通常在复试线公布后的一两天内进行,包括英语面试和个人科研经历的询问。英语面试问题可能包括自我介绍、家乡介绍或科研经历介绍,而中文问题则着重于本科科研经历的原理与成果。对于没有科研经历的考生,面试官可能会询问毕设内容。总体而言,复试过程相对平稳,只要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通过。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为参考书目推荐:
《物理化学》第五版,朱志昂著
《无机化学》第三版,宋天佑著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二版,关振铎、张中太、焦金生著
《材料物理》,中国大学mook,南开大学王丹红教授主讲
总之,南开大学材料学院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硕考研是一个相对容易上岸的选择,通过合理的备考策略和充分的准备,考生有望顺利通过考试并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