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谱定量分析中,异常的峰形和鬼峰会严重干扰定量精度,阻碍分析工作的进展。本文将系统总结峰形异常的常见类型和可能原因,为分析者提供参考。
首先,了解所谓的“鬼峰”现象,可通过仔细核查操作条件、对比原始色谱图、检查设备状态等步骤,排除误判的可能性。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分析15种异常峰形及其可能原因和排除方法。
台阶峰可能由TCD热丝腐蚀、气体流量突变或记录装置故障引起。负峰可能与TCD用氮载气、进样量过大、FID工作状态异常、NPD和FPD气流比不适宜等有关。对于“N”或“W”峰,可能原因包括TCD操作时热传导率非线性、FID操作时溶剂电离效率低、ECD操作时检测器被污染等。
舌头峰(前延峰)可能由汽化温度低、载气流量小、进样量大、汽化室温度不适宜、样品处理不当等引起。拖尾峰可能与色谱柱安装不合格、样品未完全进入色谱柱、汽化室温度和载气流量不理想、检测器污染、样品前处理问题等有关。出峰后基线下移可能由样品量大、FID污染、系统漏气、色谱柱污染、样品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基线漂移可能与色谱柱老化、载气纯度不佳、过滤器失效、样品处理不当、灵敏度过高或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不合理有关。圆顶宽峰可能由于样品量大、汽化温度低、色谱柱未按要求安装、检测器工作状态异常、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不当引起。平顶峰(未到满量程)可能由样品量大、检测器饱和、数据处理极性设置错误导致。
基线出现波浪状峰可能由仪器未稳定、操作中柱箱或检测器箱温度变化、环境温度影响、电压不稳定、过温保护设置不当或压力调节阀失调引起。重峰可能与色谱柱安装不合格、污染或寿命已到、新气源纯度不佳、过滤器失效、检测器工作状态变化、汽化室污染、样品处理不当、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不当、进样方法不当等问题有关。
直角峰可能由仪器输出信号超出数据处理范围、数据处理零点未校正、极化电压不稳引起。带毛刺峰可能由仪器工作不稳定、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不当、极化电压不稳造成。峰消失可能由色谱柱污染或失效、气路系统污染、注射垫漏气、样品处理不当、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不当、进样方法问题引起。
鬼峰(多余峰、记忆峰)可能由上一次进样高沸点杂质自然流出、载气不纯使低沸点污染物冷凝、注射垫污染、汽化温度过高导致样品分解、样品与固定相作用、色谱柱温度过高导致固定相分解、使用污染的注射针、样品前处理不完善或使用错误溶剂、样品中含空气、TCD等密封性差、电源不稳定、使用不当的色谱柱堵塞物引起。
对于前沿或拖尾峰,分析原因主要包括样品不纯、分析柱或保护柱柱头塌陷、色谱柱容量下降、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匹配或进样体积过大、流动相不恰当、样品分解等。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和解决。
在遇到双峰现象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原因。可能由色谱柱问题、溶剂极性及进样量、样品特性、参数设置不当等引起。对于鬼峰、倒峰、未出峰现象,以及峰裂分和峰拖尾、峰展宽、峰前伸等问题,需要通过排除和调整操作条件来解决。
对于峰纯度的判断,需要结合化合物及可能杂质的结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DAD检测器和质谱技术,可以有效判断色谱峰是否为单一峰。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