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洋海战中,地中海的三桅划桨帆船由于其低下的适航性,无法适应大洋的挑战。大西洋上的老式“卡拉克”型帆舰,由于船首和船尾的高耸设计,使得它们在面对逆风时显得尤为困难。约翰·霍金斯爵士在伊丽莎白时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改良了设计,降低了船首楼的高度,甚至将其改为方形,船尾也由圆形换成了更为流线的形状。这种改进后的船型,因为其更为狭长的体型和卓越的逆风操纵性,成为了海战中的新宠。
在1588年的海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卡拉克”型帆舰由于操纵性不佳,最终在面对英帝国以“盖伦”(Galleon)型为主力的舰队时败下阵来。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退,也预示着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盖伦"型的成功在于其将适航性和火力置于设计的核心,这种船型在战争中追求的是抢占有利阵位,充分发挥其舷侧火炮的强大火力。
进入17世纪,英荷战争的主力帆舰均为低舷、横帆设计,两侧装备加农炮。这样的配置使得舰船能够形成战列,集中火力于敌船,"战列舰"这一术语由此产生。在帆船时代结束前,"盖伦"型船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战斗效能,成为了军舰设计的标准模板,直至新技术的出现引领了新的海上时代。
“盖伦”船作为西班牙宝船而负盛名,当时她常装载黄金在大西洋中穿梭于新老世界之间。西班牙自从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要海船船型是拿屋船(与卡拉克船为一类)和卡拉维尔船已不能胜任横渡大西洋进行运输大量货物或士兵的繁重任务。于是这两类船型的一些优良特色揉合成一种混合型,这就导致西班牙盖伦船的出笼。她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她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几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有2000吨,吃水达8米。她适合运载货物通过很长的海道。续航力很长,在很长时间内是时世界最大的船。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