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信用卡并盗刷他人资金,属于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盗窃罪。受害者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包括通过法律手段挽回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使用伪造、虚假身份证明骗领或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并处二万至二十万元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则需承担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五万至五十万元不等。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并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则需承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即视为数额较大;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视为数额巨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视为数额特别巨大。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确定本地区的具体执行标准。
盗窃罪中的未遂行为,若情节严重,如目标为数额巨大财物或国家珍贵文物等,仍需定罪处罚。因此,对于未遂犯,不能依据《刑法》中“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来处理,因为盗窃数额已达到巨大。
在量刑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自首、重大立功、未成年等可从轻或减轻量刑的法定或酌定情节。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