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复苏,我国外贸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8.47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增长38.7%,进口增长19.3%。尽管基数较低,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增速仍达到20.5%。
专家认为,经济要真正恢复常态,外贸还需待疫情控制住。去年基数低是今年一季度外贸数据向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改善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海外供给逐渐修复配合低基数,使得我国进口增速显著回升。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合计增长48.5%,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4.2%。全球制造业持续改善,3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分别创下新高。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也促进了外贸发展,制造业景气进一步回升,带动了集成电路、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的较快增长。
今年春节假期,多数制造业从业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的企业生产“不停机”,这提振了国内工业生产,缩短了外贸订单的交付周期。
我国一系列外贸政策发挥了作用,产业升级,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加上控制疫情成效显著,外贸取得了开门红。贸易协定稳固了“朋友圈”,东盟、欧盟、美国和日本仍是我国前四大贸易伙伴。RCEP协定正式签署,一季度我国对其余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达到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1.5%。
从协议成员国来看,东盟、日本和韩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成员国之间贸易增长稳定。从协议条款来看,RCEP目标是实现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平均关税为零,因此协议对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力度很大。
2019年10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在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规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进一步降低了门槛,促进了双边贸易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外贸趋势有望维持,但具体走势仍需观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复,国际贸易物流时效受到短期影响。去年二季度我国进出口环比去年一季度增长16.8%,去年基数显著抬高,客观上对今年二季度外贸增长带来挑战。
胡麒牧认为,预计二季度外贸会延续一季度的高增长局面,考虑去年基数低的因素,二季度外贸同比增速预计要高于一季度。然而,海外疫情的反复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影响我国外需,不利于外贸增长。
白明表示,外贸形势仍严峻复杂,经济形势虽好,但疫情防控未出现根本好转。要想真正打好外贸翻身仗,不仅要“带着疫情”重启,更要“去疫情”启动,真正解决问题,把疫情控制住。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