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4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和进口规模也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贸展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外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季度外贸呈现出四个突出特点。首先是增势良好,好于疫情前水平。以人民币计,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9.2%、38.7%和19.3%,创下2011年以来同期新高。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0.5%、22.5%和18.2%,也处于较高水平。
其次是结构优化,对全球资源要素吸引力增强。对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46.9%,拉动整体出口增速22.4个百分点。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1.4%。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进出口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17.8%。民营企业活力增强,主体壮大。一季度新增备案的民营对外贸易经营者达4万家,增长4.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42.7%,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出口产品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60.3%。产业基础更加稳固,自主发展能力增强。一般贸易出口增长43.4%,占比达60.3%。
第三是质效提升,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附加值稳步提高,手机、家用电器、汽车、液晶显示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单价分别上涨7.1%、4.5%、6%和5%。产业整合能力增强,有的工程机械企业搭建了专业工业品垂直跨境电商平台,带动全产业链产品出海。有的企业打造了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柔性供应链,将快时尚产品的出货期从原先的7天缩短至3天,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
最后是创新赋能,外贸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全面提升。多地在平台建设、主体培育、业态模式融合、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展现蓬勃生机,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46.5%,保税维修、二手车出口等工作稳步推进。强链固链作用突出,一季度跨境电商综试区新增100多个海外仓,平均面积1.5万平方米,通过物流、营销、国际合作模式创新,打造稳定高效的国际供应链,进一步畅通国内外要素流动。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外贸“淡季不淡”,最根本的还是国际需求有所回暖和中国外贸产业强大供给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体现了国际消费者和采购商对中国外贸的坚定信心。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