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生于安史之乱后,移家至吴(今苏州)。他是杨凌之子,约在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去世。杨敬之在宪宗元和二年登进士第,平判入等,历任右卫胄曹参军、吉州司户,后累迁至屯田、户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因牵涉李宗闵党,杨敬之被贬为连州刺史。但文宗崇尚儒术,不久便任命他为国子祭酒,兼任太常少卿。这一天,他的两个儿子杨戎、杨戴同时登科,被时人称为“杨家三喜”。杨敬之曾经为华山赋诗以示韩愈,韩愈对此诗赞赏有加,一时之间传布士林。李德裕对杨敬之的诗文也极为赏识。
杨敬之爱文人,得到的诗文皆孜孜玩讽。他尤其喜爱项斯的诗,无论走到哪里,都称赞项斯。因此,项斯由是被提拔为上等。杨敬之官至工部尚书兼祭酒,最终去世。杨敬之以文学名播当时,喜好与文人交游,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人都将他比作当时的贾、马。李贺、项斯、濮阳愿都是他的忘年交。
杨敬之最著名的诗作是赠给项斯的一首诗,以热情推奖后辈而名传至今。这首诗的真实写照了杨敬之对项斯的推崇。杨敬之所作的《华山赋》最为驰名,尤其受到韩愈、李德裕的赏识。在《全唐诗》中,存录了杨敬之的诗二首、断句四首;在《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中,又补录了他的诗七首、断句六首。
《赠项斯》出自于《全唐诗》,作者是杨敬之,此诗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说项”这个典故。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