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原名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痴庵为其别号,又署名烟谭渔叟。他出生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早年生活困苦,家境贫寒,甚至有时"不能一日两粥"。在学术上,他才华出众,于明天启二年(1622)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后逐步晋升为礼部尚书。
王铎生活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仕途多舛。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尽,马士英等人在南京拥立福王,任命他为东阁大学士。然而,他在清朝建立后选择了降清,清朝给予了他礼部尚书和弘文院学士的高位,以及太子少保的封号。这样的转变使他在以气节为重的明代遗民群体中受到了鄙视,被视作背叛明朝的贰臣,这给他的内心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压抑。
尽管在清朝初期官运亨通,王铎在顺治九年病逝于故乡。不幸的是,他的作品并未逃过清朝乾隆帝时期的历史清洗。乾隆帝借编纂《四库全书》之机,销毁了王铎的全部著作,并将他列入《贰臣传》,这无疑是对王铎一生功绩和人格的否定。
《行草书自书诗》是明末清初官员王铎在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年,1639年)的作品。此卷书自作诗六首,首署“君宣年家兄翁判南康赠以六首”,末款“己卯正月弟王铎具草”。左钤“王铎之印”、“烟潭渔叟”印。王铎时年47岁。本幅无藏印,亦未见著录。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