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好奇心强,模仿能力突出,且天性好动。本活动旨在利用生活中的图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认识圆形和三角形。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观察力和积极思维。
3. 提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词汇量,锻炼胆量。
4. 激发幼儿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5. 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
着重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盒子、四颗大小不同的纽扣、三根火柴棒。
准备大头针、泡沫板、绒线或铜丝等材料。
准备圆形、三角形卡片和雪花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如球、魔方、饼干、盆碗、纽扣,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询问幼儿是否喜欢这些图形,引导他们与图形建立朋友关系。
二、基本部分
1. 玩转纽扣,让幼儿按大小顺序排列并计数,识别纽扣的形状。
2. 寻找圆形物品,鼓励幼儿在教室中找出圆形物体,并大声回答。
3. 探索三角形,用三根大头针插在泡沫板上,用绒线连接,引出三角形概念。
4. 幼儿动手拼三角形,用三根火柴棒搭建。
三、结束部分
1. 发给每个幼儿一根铜丝,自由摆出图形并阐述想法,锻炼手脑并用、口语表达能力。
2. 对雪花玩具进行分类,圆形放圆形盒,三角形放三角形盒。
3. 分发图形卡片,鼓励幼儿创意组合各种图形。
4. 评价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
5. 教师总结幼儿课堂表现。
教学反思
通过让幼儿动手、观察、说话,激发了他们对图形的兴趣。利用图形卡片和铜丝,幼儿能自由创作,体验到成就感,课堂氛围活跃,注意力集中。如果再增加笔绘环节,更能展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课程内容。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