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谈到儿童教育的时候,都会鼓励成人要用蹲下的方式和儿童对话,确实,成人蹲下来和儿童对话,能观察到儿童的表情,可以用儿童观察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儿童眼里的世界。实际上,“蹲下”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代表的是教育者对儿童教育所持的一种姿态。
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通常是父母,而且教育往往是在一对一的交流中自然进行的,在交流中父母应该关注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和所具有的潜能,运用自身的智慧,帮助儿童达到比自身水平更高一层的水平,包括认知、人际交往、技能上的各方面。
蹲下,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姿势,还代表着教育者要根据儿童的现有水平去思考问题,在心态、思维和认知水平和儿童处在同一“海拔高度”,恰当的帮助他们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公园里,一位大妈正在练习越剧老旦的一段唱词,但是,每次唱到一个地方总是被卡住,练习几次都是如此。这时候,一位小女孩走了过来,认真的和这位大妈说了点什么,然后也开口唱了起来。
小女孩唱的也是老旦,字正腔圆,一听就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功力不浅。
老少两人谈到兴头上时,女孩的父亲走了过来,招手示意女孩走到身边,弯下腰来对女孩说:“你自己都没学好,还到这里来充当老师。”听到爸爸给自己的评论,女孩的一脸兴奋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失落的跟在爸爸后面,向公园门口走去。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