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指数PE-BAND的资料寥寥无几,且点击率高的文章逻辑错误,竟然直接引用了错误的指数每股收益值,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深入探究后,我找到了wind所谓的指数每股收益的来源,原来这是基于指数价格与指数PE值的简单反算,并非直接从成分股中计算而来。这个错误逻辑的截图我就不在这里放出了,避免误导他人。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解析指数PE-BAND的原理与用途。
PE指标实际上是衡量投资回本年限的一个指标,用股票市值除以净利润得到的结果。例如,某公司的市值为200万,净利润每年10万,则投资回本年限为20年。股票PE-BAND通过使用不同估测PE值,计算出股票理论价格区间,帮助判断股票当前的估值水平。
计算方式简单:股票价格 = PE * 每股收益。通过代入不同PE值,即可得到不同PE水平下的股票理论价格。
举个例子,若某股票A的历史最高PE为50,最低PE为10,当前PE为20,每股收益10,则理论价格区间为:按最高估值500,按最低估值100。
通过公式变形,我们得到每股收益计算方法:每股收益 = 现在的股票价格 / 现在的股票PE,从而得到估计价格。
Wind的指数每股收益实际上通过公式:指数每股收益 = 指数价格 / WIND计算的指数当日PE值得出。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反算出指数每股收益值。
指数PE-BAND的计算公式为:指数PE-BAND = 指数的价格 / 计算的指数当日PE值 * 指数的PE估计值。
至于如何估计PE值,一般使用历史PE值作为参考,不同平台可能采用分位数法、标准差法等不同方法。在计算指数PE-BAND时,影响指数价格变动的关键是指数成分股的盈利能力变化。
举例中证旅游主题指数,PE-BAND显示了旅游行业在疫情期间盈利能力的显著下滑,导致估计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它还直观地反映了当前指数PE在历史中的位置,若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指数价格高于估计价格,则表明PE处于高位。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